1、单选题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上图所示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是

A.A以前
B.A到C
C.C到B
D.B以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示GDP水平较高,而环境污染水平低于自然环境容量为B以后。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7年5月29日上午,在高温的条件下,太湖无锡流域大面积蓝藻暴发,导致无锡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连续多日无法饮用。据此回答下题。1.太湖蓝藻暴发的根本原因是2.下列灾害性现象或事件的发生与太湖蓝藻暴发的原因相似的是
A.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暴发,水源水质恶化
B.全球变暖使太湖蓝藻提前暴发
C.长期以来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和排污措施不力,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D.4月份太湖流域降水量明显偏低
E.温室效应
F.火山爆发
G.赤潮
H.沙尘暴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水体富营养化。太湖蓝藻暴发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和排污措施不力,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太湖蓝藻时间的爆发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海洋的赤潮现象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联系图,完成问题。
1.该区域位于我国的2.该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西北地区
D.云贵高原
E.土地沙漠化
F.石质荒漠化
G.水土流失
H.次生盐渍化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的特征。图示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所以该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西北地区降水稀少,风力侵蚀显著,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旅游者共同的心愿是求知、求新、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因此旅游资源必须具有
A.多样性
B.非凡性
C.永续性
D.可创造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等特性。旅游者追求的“求知、求新、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说明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游旅者的功能。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注意审题,“求知、求新、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是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提出的要求,采用排除法解答此题,显然多样性、永续性、可创造性均不恰当。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主要结合旅游资源的特征,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并结合排除法解答此题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山水风景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完成以下2题。
1.我国北方山水风景最宜欣赏时间在秋季的原因主要是2.图中④处最宜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白天时间长
B.降水少,天高气爽
C.天高气爽、植被茂盛
D.冬季多雪,景色差
E.纬度低
F.地势高
G.雨季长
H.气温高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欣赏。
1.我国北方山水风景最宜选择在秋季欣赏的原因是秋季北方受高压控制,天高气爽,加上此时节植被茂盛。
2.按我国山水风景最宜观赏时间的变化规律来看,纬度越低最宜观赏时间越长,④处有可能是由海拔高,气温低而造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