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地势高 B.气温低 C.降水少 D.冻土分布广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1)北部比南部纬度高,平均气温较低;东部临近太平洋,降水丰富,西部远离海洋,降水较少;西南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比东南海拔高,因此气温较低。而我国沿海地区受洋流影响较弱。
(2)甲地区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候高寒,当地农业多分布在当地热量更为丰富的河谷地区,因此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直接限制因素是气温低。
(3)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主要是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达到,导致该地区降水较少。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图13为“2007年部分国家石油产、消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石油出口量占本国石油产量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是
A.沙特阿拉伯
B.俄罗斯
C.墨西哥
D.伊朗
小题2: 美国石油进口量比中国大得多,其原因主要包括
A.社会经济发达
B.国内能源资源贫乏
C.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D.能源利用率低
参考答案:
小题1:AB
小题2:A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石油资源。
小题1:结合图示:石油产量高,而原油消费量小的国家,则石油出口量占本国石油产量比重高。故选AB
小题2:美国石油进口量大,主要从能源的生产量和消费量角度分析;美国的国内能源生产丰富,能源利用率低。故选A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1月以来,日本全国各地区普降大到暴雪,部分地区积雪甚至超过5米。日本北部持续数周的暴雪引发了雪崩并导致交通网络中断,到目前为止,已导致至少56人丧生。
材料二:日本的大面积降雪与北极涛动(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涨的一种跷跷板现象)有密切关系。当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时,中纬度的低气压和高纬度的高气压都加强,从而将冷空气从较高的纬度输送到较低的纬度,导致中纬度地面气温降低;而当北极涛动正位相时环流相反。从21世纪初开始,北极涛动正位相逐步减弱,开始向负位相发展,也就意味着,之前一直限制在极地范围的冷空气就被排挤南下,导致寒流出现。普遍的观点认为,从2009年以来,全球大范围寒潮天气的出现,北极涛动负异常是主要原因。?
(1)2012年1月以来,累计降雪量最多的点可能在(?)(2分)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根据材料分析,当北极涛动处于负异常时,下列哪一种现象也相应出现(?)(2分)
A.厄尔尼诺现象?B.拉尼娜现象
C.我国北方将出现暖冬天气?D.台风形成次数减少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参考答案:(1)A(3分)?(2)B(3分)
(3)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2分);大量雪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分);大量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等(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第(1)题,日本的暴雪分布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暴雪主要分布在山区,尤其是西北季风的迎风坡。第(2)题,结合材料,但北极涛动处于负相位时,造成中纬度地面气温降低,与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一致。(3)洪灾、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为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0年11月11日~12日,代表全球最重要国家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在韩国首尔聚会,举行第五次首脑峰会。读图,回答1—2题。
1、图b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①比例尺变为1:2000000;②每点代表2000人;
③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
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2、图a中可能遭受全球变暖的危害最严重的海岸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我国的主要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