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示a表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图示b表示沙丘,是风力沉积而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图示c表示岩层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图示d表示岩层发生弯曲,为褶皱,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6分)读下面甲、乙两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6分)? (1)断层?褶皱? (2)流水?侵蚀? (3)b? c? (4)CD 本题解析:(1)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关键在于读图,甲图岩层出现断裂,且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图中箭头所示),可判定甲为断层,乙图岩层弯曲变形但未破裂,应为褶皱。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某种构造地貌的等高线分布图,等高距为500米。读图,回答1~2题。 参考答案:1、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自界中某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完成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箭头②来自海洋,则箭头②可能表示海洋水蒸发。
小题2: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则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箭头①为地表径流,下列湖泊中没有参与箭头①的是青海湖,因为青海湖地处我国内陆,参加的是陆上内循环。
小题3:若该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代表玄武岩,则①可能表示岩浆喷出,因为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的代表岩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本题并不易得分,题目信息较少,图示也非常简单,考查知识点却较为全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小题情景,明确各小题中箭头的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的自然原因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该区域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能源贫乏,植被破坏严重;由于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形成“红色荒漠”的自然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