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A.发电 B.防洪 C.引水灌溉 D.航运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黄河中游从河口至旧孟津,流量增加了月170 m3;黄河中游河段的距离比为0.4,所以长度约为1250km;黄河中游高度比约为0.6,落差约为780m;包头至河口段河流落差小于龙门至旧孟津段。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修建水库可以在丰水期蓄水,降低下游地区的洪水水位,所以龙门至旧孟津段兴修了多个水利工程,其首要功能是防洪。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兰州至河口位于黄河上游,灌溉农业较多,沿途工农业用水多;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沿途几乎没有支流的汇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
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
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
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小题2:以下区域划分是按地理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是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划分。
小题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不一定是单一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虽然是人们划分出来的,但往往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特征。
小题2:自然区是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涉及的指标包括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是根据地理综合指标划分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D、G、E、F四个省份分别是(?)
A. 四川、青海、陕西、甘肃? B. 四川、山西、陕西、甘肃
C. 青海、山西、陕西、内蒙古? D. 青海、山西、四川、甘肃
小题2: A、B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
小题1:结合图示的省区轮廓和地理位置分布判断。
小题2:A位于新疆,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B表示上海,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小题3:西气东输工程对农业的影响不大,故③错误;西气东输对主干管线沿线的酸雨基本没有影响,故⑤错误。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9月10日发表了《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下图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公布的我国2000~2009年就业人员从事产业的比例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均衡
B.我国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人数最多
C.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例将继续降低
D.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下列关于导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B.我国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C.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耕种单位面积耕地所需劳动力减少
D.我国长期以来不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域文化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