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地区与所在省份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安徽——庐山
B.江西——桂林山水
C.山东——黄山
D.四川——成都平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庐山位于江西;桂林山水位于广西;黄山位于安徽;成都平原位于四川。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我国某省区于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省区是__________。
(2)该地区年降水量由______向______递减,我们根据______________的对比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不
? 同的干湿地区。
(3)A、B、C三处的天然植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
? __________;这种植被变化也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_的分异规律。
(4)干旱区分布于该省区的西南部,这说明该区域有明确的__________________特征。
(5)C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
? 大,沙漠广布。这体现了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一个统一体。
参考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
(2)东;西;降水量与蒸发量
(3)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差异;从沿海向内陆
(4)区位(面积、位置、边界)
(5)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是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高、低产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①地区为高产田,②地区为低产田,形成该差异的主导因素是3.引起黄淮海地区水盐运动的主要原因是4.在治理该地区土壤盐碱化的方法中,最不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是
A..该地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B..该地有河流凌汛现象
C.该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该地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E.光照、降水条件不同
F.热量、蒸发条件不同
G.地形、土壤条件不同
H.农业技术水平不同
I.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
G.河流水位的涨落
土地结构的季节变化
不合理的灌排
完善排灌系统
引淡水淋盐
植树造林
培育耐盐作物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4. B
本题解析:1.该地区为华北平原,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因为水资源短缺,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该地黄河流向由低纬流向高纬,有结冰期,在早冬和初春容易产生凌汛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图中①位于太行山山麓,为山前冲积扇,地势较高,土壤较为肥沃。而②位于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该区域土壤盐碱化严重,土壤肥力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使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4.本题考查华北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与不合理的灌溉有关,所以完善排灌系统,能够治理盐碱化;植树造林和培育耐盐作物都是治理盐碱化的措施。该地区缺乏淡水资源,所以引淡水淋盐不适宜大面积推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中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温较周边高
B、甲地有可能是山间小盆地
C、气温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D、气温的影响因素是地形
2、乙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 ]
A、流量小
B、含沙量大
C、汛期长
D、结冰期较短
3、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气候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C、土壤为肥沃,为紫色土
D、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1、D2、C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有“鱼米之乡”和“水乡”之称的平原是
A.华北平原
B.三江平原
C.松嫩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河网稠密,故适宜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业;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