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单位:千米,等高距为10米),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位于
[?]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2.与图示地貌相符的诗句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造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冰川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火山喷发作用
参考答案:1、D
2、D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明长城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采用了不同的构筑方法:长城的西半段全部用夯土筑成;东半段曲折延伸,外部用砖石砌成,内部夯土。据此回答题。
1.长城没有跨越的自然带是2.长城东西两段构筑方法不同,原因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E.东半段是平原,西半段是戈壁
F.东半段降水多,西半段降水少
G.东半段人口少,西半段人口多
H.东半段地势平坦,西半段地势起伏大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地理位置,长城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没有跨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由于我国东西自然环境的差异,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由此导致长城东西段构筑方法的差异。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和区域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图示判断我国区域自然带的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特征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图
材料二:位于青海省和甘肃省边界的祁连山,现代冰川众多,海拔34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冰雪融水对河西走廊绿洲的灌溉农业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曾进行人工融化增加融雪量,以利于农业灌溉。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预计2平方千米左右的小型冰川在2050年前会基本消失。
(1)简要分析祁连山雪线升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减少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干旱加剧(降水减少)导致山体顶部积雪量减少,人工融冰导致冰川量减少。
(2)河西走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风沙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祁连山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的主要水源,祁连山冰雪融水减少使河西走廊的荒漠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水资源和耕地减少、农作物减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如图下部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上部是该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回答问题:
1.岛屿名称2.对该岛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3.①、②两条条曲线可能代表的分别是
A.台湾岛
B.海南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古巴岛
E.寒潮、洪涝
F.台风、地震
G.干旱、台风
H.地震、洪涝
I.降水、气压
G.降水、光照
光照、降水
气压、光照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屿为台湾。
2.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故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且位于我国东南海域,受夏秋季节的台风影响强。
3.台湾的东部地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光照较少;而台湾的西部地区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故晴天多,光照强。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1—4题。

1、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耕作粗放
3、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 ]
A.建小水电站
B.开采小煤窑
C.钻小气井
D.上山砍柴
4、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 ]
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参考答案:1、A
2、C
3、A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