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甲、乙、丙代表三省区2008 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图,图中a 、b 、c 分别为三次产业的产值。据图回答1~2题。

1.三个省区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江苏 陕西 西藏?
B.西藏 江苏 陕西
C.陕西 江苏 西藏?
D.陕西 西藏 江苏
2.据2008年人口统计,乙省区的人口死亡率高于丙省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B.居民的营养水平较低
C.老年人口比例较大?
D.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较多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2.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云贵高原
B.河西走廊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E.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F.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G.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H.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示资料可以看出:该地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大多时候相对湿度在50% 以下,可判断为干旱地区。河西走廊是干旱地区;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都为湿润地区,东北平原为湿润半湿润地区少部分地区为半干旱地区。选B正确。
2.河西走廊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是草原和荒漠景观,A错;这里已不是黄土高原了,是祁连山前冲积地形,B错;没有喀斯特地貌,C错;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西部部分省区略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几个省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是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④f省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桑蚕基地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关于a、b两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产量高
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流①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下游流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
D、平均海拔高,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成为发展陆路交通的自然障碍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2.东北平原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E.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F.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G.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H.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甲地是我国最东端,夏季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冬季不是,A错;漠河纬度低于北极圈,夏至日不会出现极昼现象,只是昼变长,B错;大兴安岭是我国内 外流域的分界线,主要是大兴安岭以西河流为内流河,而不是内 外流域的分水内装岭,C错;松花江自西南流向东北方,由低纬向高纬方向流,春季有凌汛现象,D正确。
2.由图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辽河向南流入渤海,松花江 嫩江自南向北汇入黑龙江,由此判定东北平原中部高,南北低,A正确;东北冬冷夏热,但没有伏旱天气,B错;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是国营大农场式经营,机械化水平高,C错;是中国的商品粮基地,不是商品棉基地,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它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四地干燥度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兰州<西宁<武威<酒泉
B、西宁<兰州<酒泉<武威
C、兰州<武威<西宁<酒泉
D、酒泉<西宁<兰州<武威
2、影响图中干燥度分布的因素有
[? ]
A、纬度位置和冬季风
B、海陆位置和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和地形
D、纬度位置和地形
3、关于图中河流A和湖泊B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B、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C、湖泊为淡水湖
D、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
参考答案:1、B
2、C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