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 图中A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B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
(2)图中C、D二处,分别设置了自来水厂和钢铁厂,请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
C? _ 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铁路线规划设计是否合理(1分)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市场最优?交通最优? (2分)?
(2)不合理?自来水厂应建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因为河流上游方水质好 (2分)
不合理?钢铁厂建在了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这样会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2分。观点明确并答对理由才能得分,只表明观点不得分)
(3)不合理(1分)?铁路线穿过市区与街道交汇,带来严重的交通污染(噪音污染)和交通安全问题(2分。答对一点得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交通和商业网点布局。(1)据图可知,A位于城市中心处,B位于城市边缘高速公路沿线,故A为市场最优原则,B为交通最优原则。(2)根据图中的风向,结合自来水厂和钢铁厂的区位因素,可以判断C、D两处的设置不合理,因为自来水厂要求水质清洁,而钢铁厂位于D处会使城区遭受大气污染。(3)铁路是长途运输线路,根据城市交通网的布局原则,应使过境线路从城市边缘通过,否则,会对城区造成交通安全和污染等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城市中的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原因是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③为了寻求便利的交通条件?④为了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工业区不断向城市的边缘转移,原因主要考虑减少对市中心的环境污染,且城市边缘地价较低。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0分)图12表示我国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回答问题。

(1)从交通和城市发展角度说明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特点。(2分)
(2)推测该区域从甲到丙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2分)
(3)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新鲜的蔬菜花卉禽肉蛋奶制品,城市周边的农民现在主要从事蔬菜花卉种植,家禽奶牛养殖等,称?农业,导致农民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从甲到丙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的扩大,给城市周边农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压力,对策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交通方式越来越多,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小题2:(2分,写出2点即可)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小题3:城郊农业?市场(2分)?压力有:农业用地越来越少,城市居民对新鲜蔬菜,禽肉蛋奶等需求量越来越大。(2分)对策有: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城市建设尽量少占用好地。(2分)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直接从图示的城市规模和公路建设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小题2:城市面积的扩大,反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比重上升,而农业面积缩小,故比重下降。
小题3:蔬菜、花卉、禽肉蛋奶等产品保质期短,故集中于城市的边缘,称为城郊农业,布局于城市郊区,故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城市化对周边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从市场的扩大和农业用地减少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结合图示信息,掌握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分析的一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若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居住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