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读图,回答问题。
1.2000-2020年,我国2.根据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
A.年轻劳动力人口数量逐年提高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小
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E.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F.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G.人口老龄化严重
H.人口大量外迁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我国的人口增长)。
1.根据2000—2020年劳动总人口的变化和年轻劳动力的人口比重变化计算,年轻劳动力的人口数量基本呈逐渐降低;A项错误。B项2000年—2005年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故B项 错误。C项2015年—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错误。D项图示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在2000—2020年持续上升,正确。
2.根据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反映人口老龄化严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阶段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阶段中,人口总增长最多的是2.有关合肥市各阶段人口变动的正确叙述是
A.1949~1952年
B.1958~1963年
C.1964~1976年
D.1986~1990年
E.1949~1952年属于低增长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F.1953~1957年自然增长率和自然增长人数均最高
G.1958~1963年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迁入增长较大
H.1986~1990年受60年代人口高峰影响生育率较高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人口自然增长和自然增长占人口增长总数之比,可直接计算各个时期的总人口增长数量,即人口总增长=人口自然增长/自然增长占人口增长总数之比。
2.结合我国的人口增长基本概况并结合图示信息判断,1949年到1952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10‰,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不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A错误;材料显示人口自然增长人数最高为1964—1976年,B错误;1958—1963为我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发展缓慢,C错误;材料显示1986—1990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前一阶段高,主要受人口增长惯性60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影响,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图示和表示的基本信息,掌握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占人口总增长之比和人口总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我国建国后的人口增长基本特征等内容综合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水域面积从1996年的67平方千米缩小到现在的41.8平方千米,水质也不断恶化,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读“红碱淖湖区域图”,分析红碱淖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河流上游修建大坝拦水,使进入湖泊的水量减少;过度开采矿产和抽取地下水,使得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工业向湖泊及河流中排放大量污水,导致水质变坏;牧民在湖泊周边过度放牧,导致土地退化。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湖泊湿地问题。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疏解首都面临的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读以下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形图”与京津冀城镇体系与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规划图”

材料二:2013年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统计数据

材料三: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

(1)京津冀地区地势特点是?,地带性植被类型是?。(4分)
(2)从地理区位看,应当首选保定市和?市作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从该区域产业分工定位看,北京应当大力发展? ?产业。(4分)
(3)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简述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4分)
(4)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推进,河北省将成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简述该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8分)
(5)试分析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8分)
参考答案:
(1)(4分)西北高,东南低?温带落叶阔叶林
(2)(4分)廊坊?三
(3)(4分)
①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过渡带,植被类型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②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水热条件差异大;有滦河湿地,生物多样性好;
(4)(8分)
问题: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土地盐碱化和风沙灾害等;(答对2点以上给4分)
措施:南水北调,增加灌溉水源;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缓解春旱和夏涝;排灌结合,防治土地盐碱化,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盐耐旱作物;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治风沙灾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答对任意2点给4分)
(5)(8分)
①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
②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
③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④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
⑤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答对任意4点给8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判断,结合图中海拔高度颜色深浅变化,京津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结合图中经纬度判断,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
(2)从地理区位看,保定、廊坊距京津近,所以应当首选保定市、廊坊市作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从该区域产业分工定位看,北京做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应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过渡带,植被类型由森林向草原过渡,物种丰富。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水热条件差异大,可以为多种物种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有滦河湿地,生物多样性好,所以在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形成了“野生动植物基因库”。
(4)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上,降水少,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用水量大。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土地盐碱化和风沙灾害严重等。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治理。对水光源短缺,采用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的措施,增加灌溉水源。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缓解春旱和夏涝,缓解水旱灾害问题。采取排灌结合的措施,防治土地盐碱化,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盐耐旱作物。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治风沙灾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5)要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将河北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协调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等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目前,许多城市周边地区垃圾堆积现象十分严重,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十分严重的污染问题。据此回答问题。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该方式简便、经济,但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②污染土壤
③污染地下水?
④垃圾堆积方位需要研究2.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性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⑤美化城市环境
⑥便于居民楼区的合理布局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E.②③④⑤
F.①②④⑥
G.①③⑤⑥
H.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
1.填埋法是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之一,虽然该方式简捷省钱,但处理不当往往造成地下水、土壤污染,并占用大量土地。
2.⑤⑥与垃圾回收、再生无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