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2019-05-29 09:37:37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昼夜更替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都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形成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和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故D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区别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上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黄道平面始终与地轴垂直 B.地球公转角速度不同 C.地球公转线速度不同 D.地轴指向以及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故而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北美洲某村庄东部由南向北较均匀的分布着13座山峰,太阳每天会从这13座山峰顶部或两个山峰之间升起,当地居民利用太阳升起的位置确定日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材料可知 A.太阳从相邻两座山峰顶部升起的时间间隔约一星期 B.太阳从中间山峰顶部升起到南北两端山峰顶部升起间隔日数相同 C.太阳从山峰之间升起的地方时比从山峰顶部升起的早 D.一年中太阳在其中的11座山峰顶部升起两次
| 小题2:当地居民看到的现象是 A.太阳从最北山峰顶部升起之日,日落最早 B.太阳从最南山峰顶部升起之日,室内光照面积最大 C.太阳从中间山峰顶部升起之日,正午房屋影长为零 D.中间山峰位于该村庄的正东方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意,13座山峰相当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最南为冬至日,最北为夏至日,一年中太阳在其中的11座山峰顶部升起两次,D正确;太阳直射点大约1个月移动8?,相邻两座山峰顶部升起的时间间隔两个星期, A错;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远日点在七月初,地球移动速度最慢,所以太阳从中间山峰顶部升起到南北两端山峰顶部升起间隔日数不同,B错;C项是否正确与太阳升起在南侧山峰还是北侧,C无法判定。 小题2:太阳最北为夏至日,日落最晚,A错;太阳最南升起,为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室内光照面积最大,B正确;太阳从中间山峰升起,大致为春分或秋分,不一定直射,影长不一定为零,山峰也不应定位于村庄正东,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神舟九号”发射时,地球大致位于公转轨道中的________点附近? ( )。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与酒泉相比,更节省燃料的发射中心有? ( )。
①拜科努尔(46°N,63°E) ? ②普列谢茨克(63°N,41°E)
③肯尼迪(28°N,81°W)? ④库鲁(5°14′N,52°46′W)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神舟九号”于6月16日发射,在夏至日6月22日的前几日。
小题2: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快,卫星发射可借助的初速度越快,越节省燃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中曲线⑤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A.8.5°N
B.15°S
C.0°
D.43.5°N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该地正午时物体影长周年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进行判断。该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该地两个最高峰之间的波谷为75°,说明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该地太阳高度为75°,该地距离回归线的度数为15°,所以该地纬度约为8.5°。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正午太阳高度为90°时,物体的影长为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