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5-29 09:38:40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 年~2007 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 ~2 题。 1.1962 年~2007 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 .1 ℃ 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北京日报》2009年11月22日消息: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来持续减少。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威尼斯全市人口不足6万人。当地居民14日为这座“垂死”城市举行“葬礼”。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导致威尼斯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
| 小题2:人类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A.禁止使用氟氯烃 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主要是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化,海水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所以不包括的是D项。 小题2:本题考查遏制全球变暖的措施。一方面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一方面是植树造林,增强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维护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B、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C、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D、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参考答案:1、CD 2、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潜力是无限的 B.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C.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而非可再生资源的分布没有规律 D.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效的,A错误;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B错误;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非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质规律,C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种类及特征,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地带性规律,掌握题中资源之间的关系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近30%,人口占世界的42%,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约占世界的15%,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逐渐提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16分) 材料一: “金砖五国”分布图。
 材料二: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
 (1)金砖五国中昼夜长短年变化最大的是?;该国面积最大的自然带名称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自然带将可能向北扩展。(4分) (2)我国除了从金砖国家和?进口铁矿石外,还在印度投资建设钢铁厂,其原因有?、?等。(6分) (3)据材料二,人均消费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2分) (4)中国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俄罗斯?亚寒带针叶林带 (2)澳大利亚?中国铁矿石自给率下降,对铁矿石进口依存度提高;印度铁矿资源丰富,质量高。 (3)美国? (4)①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能效工业。(2分);②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2分);③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2分);④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倡导循环经济(2分) ;⑤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2分)。(每个要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和全球气候变化。 (1)考查昼夜长短变化,纬度越高,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越大;由此判断俄罗斯的昼夜长短变化最大;俄罗斯分布最广的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2)我国的铁矿来源主要有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亚。中国大量进口铁矿主要从我国和印度的铁矿资源的分布角度分析。 (3)根据各国的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和人口的比值计算。 (4)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措施主要从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加强资源的管理和环保宣传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