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08年11月19日“马铃薯产业技术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2008年是联合国宣布的“国际马铃薯年”。据此回答1~3题。
1、甘肃省成立马铃薯产业协会,弓l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产品流通,搞好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马铃薯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该地区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 ]
A、商品农业
B、传统农业
C、生态农业
D、混合农业
2、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茄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主要自然条件是①光照充足②生产历史悠久③昼夜温差大④病虫害较少⑤灌溉水源充足⑥热量条件好
[? ]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①③④
3、延伸马铃薯产业的加工链条,不断提高产业集群效应是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必由之路。马铃薯加工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①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②减少市场交易费用③扩大总体生产能力④减少环境污染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1、A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陕西省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的十年。读陕西省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2008年陕西省粮食播种面积4852.05万亩,粮食总产1150.9万吨,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与1999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近20%的情况下,产量增长6.4%,2000-2008年粮食单产年均增长3.2%。
材料二:陕西省三大产业结构图

材料三:陕西省略图

1.1999年以来,陕西省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2.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是?
?,其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3.渭河和汉江的分水岭是?;渭河和汉江比较,含沙量较大的是?,主要原因是?
?;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的不利影响有?、?等。
4.渭河谷地和汉江谷地分属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两地发展农业不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
?
?。
5.近年来,陕西省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主要是什么原因?
?
参考答案:
1.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分)
2.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渭河平原(或主要依托大城市分布、沿交通线分布等)?①以大城市为依托,科技力量雄厚;②现代化交通发达;③国家政策扶持等;④经济发达,市场广阔(3分,答对3点即可)
3.秦岭?渭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1分)?淤塞河流和水库(或湖泊);引发水旱灾害;降低河流通航能力(2分,答对2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旱地农业?水田农业?渭河谷地: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广阔等(1分)?汉河谷地:水热条件好(亚热带湿润区)
5.农业科学水平提高,粮食单产不断提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工业部门受这次危机影响最明显的是
[? ]
A、钢铁、机械、石化等大型工业
B、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农产品加工业
C、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等工业
D、服装、制鞋、玩具等中小型工业部门
2、我国应对这次危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②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④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 ]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以下各小题。(10分)
材料一? 2010年6月18日,在重庆直辖十三周年之际,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重点新区花落重庆。
材料二?继老成渝铁路、成遂渝铁路之后,成都和重庆之间的第三条铁路成渝客运专线已经动工。该线路设计为高速铁路,建设工期为4年,全长约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广受关注的“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该工程连接上海、杭州两大城市,正线全长160公里。

材料三? 2008年来渝投资资金的来源分布

⑴ 请简要分析重庆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4分)
⑵ 分析影响成渝高铁和沪杭高铁布局因素的异同点。(4分)
⑶ 试描述2008年来渝投资资金的来源状况。(2分)
参考答案:
(1)自然因素:位于河流交汇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为直辖市,有更优惠的政策;廉价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广阔。(4分)
(2)相同点:两区域内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不同点:沪杭高铁所在区域内地形平坦、水网密布,成渝高铁所在区域地形起伏较大。(4分)
(3)东部来渝资金数量多,东部地区成为重庆资金的主要来源地。东部地区来渝资金最多的是广东省、上海市和浙江省。西部地区来渝资金居前两位的是四川和云南。(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水运、军事防卫三个方面,其中水运包含河流交汇处,河流航运的起讫点,河口位置等。武汉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所以属于两条河流的汇合处。重庆市自然因素:位于河流交汇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为直辖市,有更优惠的政策;廉价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广阔。
(2)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因素。各种交通线路建设与发展中都会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长期以来,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同点:两区域内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不同点:沪杭高铁所在区域内地形平坦、水网密布,成渝高铁所在区域地形起伏较大。
(3)根据图示分析:东部来渝资金数量多,东部地区成为重庆资金的主要来源地。东部地区来渝资金最多的是广东省、上海市和浙江省。西部地区来渝资金居前两位的是四川和云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B、技术条件提高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交通条件改善
2、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 ]
A、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多
B、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D、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