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1-4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座村庄海拔较低的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2.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C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3.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其原因不是
[?]
A.山前的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
B.临河分布,水资源相对丰富
C.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农耕?
D.临河分布,水运便利
4.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型。这样规划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增加山区线路密度?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尽可能降低线路坡度?④尽可能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
A.①④?
B.②③? 91exam.org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1、C
2、A
3、C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半球海平面等温线分布示意,阴影部分代表大陆,非阴影部分代表海洋。据此完成1—2题。
?

1、图中等温线表示
[? ]
A、7月份南半球等温线
B、1月份南半球等温线
C、7月份北半球等温线
D、1月份北半球等温线
2、图中甲处等温线明显向北凸出,其原因可能是
[? ]
A、受日本暖流影响
B、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
C、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
D、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16,关于图中河流A、B两处说法正确的是

A.A河段河水补给潜水
B.B河段淤积严重
C.该河由A流向B
D.A河段可见于长江下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河流自西向东流,由B流向A。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的弯曲可以判断B河段两岸潜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所以为潜水补给河流水;A河段河水水位高于潜水位,所以为河水补给潜水,该河段下游A为地上悬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甲 为“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E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甲?乙
(1)?说出A地气压数值和气压带名称。(4分)
(2)说出B处高压形成的原因及控制下的天气状况。(4分)
(3)说出C、D两处风的名称。比较C、D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异。(6分)
(4)根据气候资料图,描述E地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并解释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996-988?副极地低气压带?(4分)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副热带地区下沉气流?晴朗干燥?(4分)
(3)?C东南季风?D西北季风?;?C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D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变为西北季风(6分)
(4)5-10月降水多、11-次年6月降水少,(季节变化大);5-10月为西南季风控制,降水多;11-次年6月为东北季风控制,降水少。(6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图中分析得,等压距为8,故A地在988—996之间。根据图中等压线的走向,A为低压且大致成带状分布,故在此处(澳大利亚以南)的低压为副极地低压带。
(2)图中B处为高压中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成高压,海洋为低压;高压,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3)根据一般定向法判断,C为东南季风、D西北季风?,C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澳大利亚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高压指向低压,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东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转变为西北季风。(6分)
(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及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在不同时候受不同季风的影响,图中,11-次年6月受来自大陆东北季风影响,寒冷干燥,降水少;5-10月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炎热湿润;降水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安徽省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夏季乙处降水多于甲处
B.乙处易发生泥石流
C.丙处可以建设水电站
D.丙、丁两处相对高差可能为1000米
E.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F.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G.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H.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乙处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甲处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A对。乙处是山坡处,不是山谷地形,没有河流,泥石流发生较少,B错。丙处是一盆地,可以做为水库,不适合建水电站,水电站适宜建在盆地的狭窄出口处,C错。根据高差公式(n- 1)d≤ H< (n + 1)d可以计算,丙丁间高差大于600米,小于1000米,所以不可能是1000米,D错。
2.应该是在陡坡退耕,不是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A错。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不是扩大水稻种植业面积,B错。全面封山育林,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C错。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可实现可持续发展,D对。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图,区域农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