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工、农业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若图中甲、乙、丙、丁均是有空气污染的工厂,这种工业布局方式最适宜在2.图中①~④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是
A.25?N~30?N的大陆东岸
B.30?S~40?S的大陆西岸
C.40?N~50?N的大陆东岸
D.10?N~25?N的印度半岛
E.①纺织工业
F.②花卉、蔬菜种植业
G.③粮食种植业
H.④机械制造业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甲、乙、丙、丁有空气污染的工厂布局在西北和东南,东北和西南没有分布,那么推测此地盛行风向应是东北风和西南风。所以盛行此方向风的地区是10?N~25?N的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选D。
2.纺织工业是基本无污染的企业可布局在城区边缘;花卉、蔬菜种植业和粮食种植业占地面积广,单位产值效益低,所以应布局在郊区;而机械制造工业有噪声污染,不应布局在城区。故选D。
考点:工业区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区的布局,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工业布局的原则及识记题中四地风向。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千万民工返乡,拉响经济警报,据图回答。
1.A、B两地区受金融危机强烈冲击导致农民工大量失业的工业部门是2.应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国家政策支持?②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多使用农民工?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④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人
A.钢铁、机械、石化等大型企业
B.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农产品加工业
C.集成电路、卫星、飞机制造等
D.服装、制鞋、玩具等中小型企业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A为长江三角洲地区,B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地外向型经济发达,出口产品构成中,服装、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的比重较大,且大多聘用农民工。
2.受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与市场需求相悖;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短期内可增加农民收入,但易造成城市居民生活困难。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市场经济其实也就是候鸟经济,投资商就是“经济候鸟”,哪个地方“水草丰美”,投资商就飞到哪里。读某工业“候鸟”示意图,完成题。
1.图中转移的工业可能是2.20世纪90年代,新疆吸引该类产业转人的主要优势是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化学工业
D.电子工业
E.产业协作条件好
F.交通便利
G.劳动力资源充足
H.原料充足,且品质高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工业布局的变化规律:逐渐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故该类工业最可能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判断为纺织工业。
2.结合上题结论,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新疆发展纺织工业的主导因素不是由于廉价劳动力,该地区劳动力不足,但新疆是我国著名的长绒棉产区,故原料充足,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况,并结合主要的工业类型,注意结合区域实际判断影响区域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1.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应靠近2.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选择图中哪一地点最适宜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钢铁工业的区位变化。
1.表格信息反映19世纪初,钢铁工业生产需4吨煤炭,2吨铁矿石,生产1吨钢,运量最大的为煤炭,则工厂接近煤炭基地可最大限度降低运费。
2.材料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1吨钢铁,运量最大的是铁矿,故接近铁矿基地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运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郊区工农业布局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城区),读图后回答问题。
1.如果该城市甲乙丙丁四处均是有空气污染的工厂,这种工业布局最合适的地区是2.如果图中①②③代表城市近郊到远郊的农业用地,合理的农业布局是
A.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B.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C.北纬30°-50°之间的中国东部沿海
D.北纬10°-25°之间的印度半岛
E.①蔬菜、乳肉、禽蛋基地 ②水果基地 ③粮食基地
F.①蔬菜、乳肉、禽蛋基地 ②粮食基地 ③水果基地
G.①粮食基地②水果基地 ③蔬菜、乳肉、禽蛋基地
H.①水果基地②蔬菜、乳肉、禽蛋基地 ③粮食基地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工农业的合理布局。
1.根据图示污染型工厂主要分布于东南和西北地区,故适宜布局于盛行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南亚印度半岛。
2.影响城市周边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单位面积产值和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