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5-29 10:02:1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映自然环境中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则其他要素乃至整个自然环境都会发生变化,故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淤泥质海滩上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非洲和南美洲红树林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红树林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缺失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
| 小题2: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A.防风消浪,固岸护堤 B.海陆栖息生物的天堂 C.改良土壤,沧海桑田 D.净化海水,减少赤潮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文可知: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对水温要求较高。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由于寒流经过,水温较低,红树林无法生长。因此只有D项符合。 小题2: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具有防风消浪,固岸护堤的作用;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具有海陆栖息生物的天堂;红树林可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防止赤潮发生;红树林在海滩上形成了一道樊篱,发达的支柱根加速了淤泥的沉积作用。随着红树群落向外缘发展,陆地面积也逐渐扩大,但没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C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而此消彼长,图中虚线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1.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比例变幅应在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主要依据土壤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E.温度 F.孔隙 G.肥力 H.空气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比例应该为20%-30%之间,所以C正确 2.遥感是通过感知物体的电磁波来确定物体,孔隙、肥力、空气的多少无法感知,但温度的高低是可以感知的,温度高,说明空气多,水分少。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表中序号①至⑥为我国六座城市。据此回答题。 1.⑥→⑤→④城市一月月均温的变化体现了2.①②③均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影响它们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E.太阳辐射 F.海陆位置 G.地形 H.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表格的气温分布,⑥城市最低月温在15°C以上,判断位于热带;⑤城市最低月温在0°C以上,判断位于亚热带;④城市最低月温在0°C以下,故判断为温带,故从⑥→⑤→④城市的变化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①②③均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故地形差异不大,海陆位置差异不大,故判断其影响它们气温年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差异而导致的太阳辐射的差异。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冬季的气温高低判断温度带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的分异规律。掌握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海陆位置等。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年轮记录了他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一旦我们能够确定年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1:若上图中甲乙两树木分别为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的年轮,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860~1890年间该地区气温较1860年之前有明显下降 B.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约45年重合 C.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 D.乙图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
|
小题2:关于树木的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年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
B.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相比表现得更加匀称
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窄
D.厄尔尼诺现象来袭时,致使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从而形成更宽的年轮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树木的年轮能反映当地的气候信息,甲乙两图能反映的年代约从1837年至1911年,共约75年,故C项错误。树木年轮越宽,说明气候条件越好,树木生长越快;图中显示1860年前树木年轮较宽、1860~1890年间树木年轮较窄,则A选项正确。从图中可直接数出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约45年重合,故B正确。从图中不能得出D项结论,故D错。
小题2:气候湿润的年份,利于树木生长,而形成更宽的年轮,故D选项正确。我国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主要是水分条件影响树木的生长,故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区的降水年际变化大,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小,所以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匀称,故B错误。干旱地区,山地迎风坡降水量明显要多于背风坡,所以迎风坡树木生长快而年轮更宽,故C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