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5-29 10:04:0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 ) A.断块山地 B.向斜成山 C.火山地震 D.沧海桑田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断块山地内力作用形成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错动形成断块山,故A错误;水平岩层受力发生弯曲形成背斜内力作用影响来由于外力侵蚀作用背斜顶部疏松岩层被侵蚀形成谷地,故B正确;火山地震 地球内能强烈释放形式内力作用,故C错误;沧海桑田长期地壳运动结内力作用表现,故D错误。 考点:地表形态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循环模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该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图,则甲地是海洋 B、若该图表示的是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为近地面,则乙地天气晴朗 C、若该图表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乙表示岩浆,则丙是变质岩 D、若该图表示的是中低纬大洋环流示意图,则④为暖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1分)下图为“北半球某较大尺度区域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4分) (2)判断图示地区具体的内外力作用形式及形成的地貌类型。(4分) (3)由于人口增长,图中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变化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将会产生哪些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 理由:位于大陆西岸;(1分) 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1分) 沿岸有暖流流经。(1分) (2)地壳运动;(1分) 形成P处陡坡、东部山地;(1分) 上游流水侵蚀形成V型谷,(1分) 下游流水沉积形成冲积平原。(1分) (3)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湖泊淤积,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加快;(1分) 涵养水源功能减弱,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大;(1分) 陆地蒸发、蒸腾作用减弱,水循环减弱。(1分)
本题解析: (1)该地位于大陆西岸,植被为阔叶林,受西风影响,沿岸有暖流流经,为温带海洋气候。 (2)地壳运动使图中东部地区隆起形成山地和陡坡,西部形成低地;地壳隆起使流水侵蚀作用加强,在其作用下,河流上游下蚀形成V型谷,下游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3)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被砍伐,其作用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增多,湖泊和河口处泥沙淤积增多,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加快;同时,雨季时降水汇流速度加快,河流径流量加大,下渗减少,枯水期时,河流缺少补给,径流量减小,因此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森林破环还导致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水循环减弱。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面2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 ②-b ③-c B.①-b? ②-a ③-c C.①—c ②一b ③一a D.①一c ②—a ③-b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 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 ?)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