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能正确反映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长三角地区位于亚热带,故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且属于的粮食作物水稻、冬小麦;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等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水运码头十分优良,几十年来没有淤积现象,其原因最可能是2.化肥厂的原料—--石油通过管道输送到车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下列关于管道运输优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河段河流含沙量少,淤积少
B.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右偏,冲刷北岸所致
C.处于河流的凹岸,河水冲刷严重
D.该河段位于三峡峡谷地区,水流湍急
E.设备投资少,灵活性好
F.石油不外漏、损耗小
G.连续性强、可以昼夜不停的运输,运量很大
H.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港口位于长江北岸,造成河流不被淤积的原因主要有凹岸侵蚀和地转偏向力侵蚀,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处河岸向北凸出,形成凹岸,凹岸冲刷严重,不易沉积,故答案选C。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侵蚀是侵蚀右岸,图中河段应为南岸,故答案B错误。
2.管道运输的优点是液体、气体(石油)不外漏、损耗小,连续性强、可以昼夜不停的运输,运量很大,平稳安全,管理方便,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徐铺设专门的管道,灵活性差,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运输部局。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东南某市辖区1978—2002年农业内部各业用地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用地面积增加数量最多的是2.导致该市辖区农业各业用地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为
A.粮食种植
B.蔬菜种植
C.水果种植
D.水产养殖
E.热量
F.土壤
G.城市化
H.生产技术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注意看清楚左右两侧纵坐标的数值不同,结合图例信息,可知用地面积增加数量最多的是蔬菜种植,此题难度不大,关键是读出图中信息,注意仔细对照图例不要混淆。
2.个呢进农业内部各业用地面积数量变化,蔬菜、水果种植和水产养殖面积增加,而粮食作物面积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对蔬菜、水果和水产品需求增加。
考点:该题考查农业结构调整及其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如图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1.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A.受地形影响
B.运输方便
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
E.高速公路
F.市中心
G.运河
H.机场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城市功能分区),解题关键是看清图例。
1.读图可知传统工业区沿运河成条带状延伸。
2.由图可知,该城市新工业区附近有高速公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你认为选择下图中的哪一个地点最合适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能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原料分选利用水平也在提高,但每冶炼1吨钢所需煤炭运量远小于铁矿石,故在乙地经济效益最佳。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