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城市与地理环境》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5-29 10:11:31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列不同环境与民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低洼湿热,蚊虫、毒蛇较多——碉房 B.草原广阔,畜牧业为主——蒙古包 C.冬季寒冷,春季多风沙,平原地区——四合院 D.降水较少,地下水位较低,黄土具有直立性的特点——窑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竹楼”是我国南方热带地区,如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殊民宅,其建筑的主要特点起到防湿防热、抵御虫蛇侵害的作用;碉房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居民为抵御高寒气候而修筑的特殊民宅。同理,根据房屋特点与环境的关系,对其他各项可作出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 ? 匹兹堡最初只是个印第安人的小村镇,18世纪中叶,人们在该地发现了大型富铁矿和煤矿,钢铁工业随之兴起。到“二战”前后,匹兹堡成为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是美国的“钢都”,二战结束后,军火需求量剧降,匹兹堡钢产量削减一半,不少钢厂倒闭,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 年代初,匹兹堡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基础—钢铁工业在国外竞争和需求下降的双重打击下已经名存实亡,其经济也不断衰落。 ? 匹兹堡迅速对经济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经济结构从单一的钢铁工业向多样化的服务行业转变,由此而化险为夷。 ? 在整个80年代,匹兹堡地区丧失了12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同时创造了11.5万个新就业岗位,这些就业机会大都在教育、保健和研究部门。其中先进科技领域发展最为迅速。 ? 从90年代开始,人们在匹兹堡看到的另一个变化是,一批总部设在该市的百年大公司,如海湾石油等纷纷作出重组或改变经营方向的重大举措。另一类公司已在匹兹堡市内外安营扎寨,这类公司主要是高科技的保健产品制造商、因特网软件制造公司和IBM的计算机软件子公司。 (1)从匹兹堡市的起源看,其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中叶,匹兹堡市得以迅速发展的技术条件及区位条件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匹兹堡经济衰落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分析匹兹堡经济得以重新崛起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矿产资源 (2)第一次技术革命极大地刺激了其工业发展,而这里又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且靠近五大湖,工业用水 ? 充足,水陆交通便利,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3)①生产结构单一,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等部门,钢铁工业是其经济基础;②世界性钢铁过 ? 剩 ;③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污染严重等。 (4)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及结构;③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④改善交通网,消 ? 除污染,美化环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 小题2: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
小题3: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交通拥堵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⑤市中心人口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小题1:根据图示及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图,知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②付租能力最高为一环到三环之间,故选C项。
小题2: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市区环境,故工业区不断向城市边缘迁移。故选B项。
小题3:人流量最大的地区为市中心,故③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和功能布局的城市区位理论。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中心地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心地仅是向周围地区提供货物的地方
B、大学的门槛人数少于中学的门槛人数
C、高级中心地数目少,彼此距离远
D、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覆盖高级服务范围
2、下列中心地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应该是
[? ]
A、杭州市
B、新登镇
C、富阳市
D、北京市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表数据,回答各题。
表:我国四省区人口(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和人均GDP(元)统计数据
年 份
| ①
| ②
| ③
| ④
|
人口总数
| 城镇人口比重
| 人均GDP
| 人口总数
| 城镇人口比重
| 人均GDP
| 人口总数
| 城镇人口比重
| 人均GDP
| 人口总数
| 城镇人口比重
| 人均GDP
|
2000
| 8579
| 25.9
| 4865
| 3297
| 34.9
| 5722
| 2377
| 42.7
| 6502
| 4238
| 54.2
| 11177
|
2009
| 8127
| 34.7
| 17289
| 3393
| 45.1
| 20799
| 2405
| 51.7
| 37287
| 4298
| 60.0
| 34193
|
注:2009年的人口总数为常驻人口,城镇人口比重为08年数据。
小题1:表中①②③④四省(区)依次是(?)
A.川、晋、内蒙古、辽
B.辽、晋、川、内蒙古
C.川、辽、晋、内蒙古
D.辽、川、内蒙古、晋
小题2:表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A.此阶段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B.城市化速度越快,人均GDP增长越多
C.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GDP增长越多
D.城市化水平提高能带动人均GDP增长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资料判断,③④两省人均GDP高,④城市化水平最高,应为东部沿海省份。根据选项,辽宁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四川省人口多。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城市化与人均GDP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城市化水平提高能带动人均GDP增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