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逐渐缩短 B.先增长后缩短 C.逐渐增长 D.先缩短后增长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该生产流程图反映的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废物再生资源化,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所以该工厂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故选B。
小题2:该地位于南半球(13?S),10月1日到12月1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该地昼长逐渐增长。故选C。
小题3:该地所在时区为:39?W÷15=2.6≈3,西3区,其中央经线为3×150=450W,当太阳直射该地时,39?W的地方时为12时,求出此时450W的地方时(西3区区时),两地相差60,地方时相差24分,所以该地区时为12时-24分=11时36分。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 2点时,全世界还有?(?)
A.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D.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当北京时间为21日12时,则东十二区时间为21日16时,即处于21日的有16个时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此时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相反;由此可知12月22日,南半球昼长夜短,即昼长大于12小时,根据题表,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白昼时间大于12小时的,就只有丁地,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就只有丁地,其他甲乙丙地属于北半球,所以选择D项。
小题2:赤道上昼夜平分,昼长12小时,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越靠近赤道昼长就越接近12小时,越远离赤道(即纬度越高)昼长就与12小时相差越大;用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与12小时比较,甲地白昼长与12时相差6小时30分,乙地白昼长与12小时相差2小时51分,丙地白昼长与12小时相差35分,丁地白昼长与12时相差1小时56分;由此可判断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是甲、乙、丁、丙;B项正确。
小题3:地球公转使各地昼夜更替,加上黄赤交角的存在,使斜着身子地球绕着太阳运动,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从而造成各地白昼时间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所以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所以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杭州(约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5°
B.36.5°
C.53.5°
D.66.5°
小题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A.23.5°
B.30°
C.47°
D.60°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小题1: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
小题2:杭州一年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变化幅度约47°,故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即47°。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