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南赤道暖流是由于东南信风的影响,自东向西沿赤道南侧流动;大西洋的南赤道暖流流向南美大陆时,被南美大陆的尖角阻挡时,受陆地轮廓影响向北流。选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读图可知:青藏高原隆起后,风尘沉积通量增加,而风尘受风力作用的影响,那么表明风力作用增强。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风力作用对风尘的影响,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风力作用的影响。
小题2:试题分析:青藏高原隆起使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增加,表明西北地区气候变干燥,是由于青藏高原隆起阻挡了印度洋水汽进入,属于水汽输送环节。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了解青藏高原隆起阻挡西南季风的深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北欧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指出甲、乙两地自然带类型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1)水量大,流速快(落差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小。
(2)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亚寒带针叶林带。地形、洋流。
本题解析:
(1)从图中纬度和海陆位置可以看出,该地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影响较大,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图中半岛有南北延伸的山脉,地形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纬度较高,河流有结冰期,又分布有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河流含沙量较小。
(2)甲地虽然处在60°N以北,但是仍然能受到来自海洋上暖湿气流的影响,加上沿岸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多,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乙地处在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环节的水量和d环节的水量相等
B、若该地位于北美西部,则c通常为向西南方向输送的水汽
C、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靠d环节
D、e环节表示地下径流
2、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e环节在海岸带地区主要为侵蚀作用
B、g环节属于内力作用
C、i、h、l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D、②③两种岩石可以相互转化
3、若乙处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
[? ]
A、汛期时e环节输送量减少
B、f环节蒸腾加强
C、i处岩块上升加速
D、甲处泥沙淤积增强
参考答案:1、C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④环节塑造河流入海口三角洲地貌,其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海浪侵蚀
D.风力沉积
小题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加速全球的气候变化
B.延缓地表的海陆变迁
C.改变沿岸洋流的分布
D.促使陆地水不断更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目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行为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即④环节。
小题2:河口三角洲是受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
小题3:水循环的意义包括:促进了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塑造了各种流水作用的地貌形态;促使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迁移和转化,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