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 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综合题  2003年4月前后在中国广东、北京、内蒙古、山西等省区较长时间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给全国很多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扬州“瘦西湖”,“五一”长假游客的人次只有正常年份的3%(约300人/天;往年约1万人/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现象说明了旅游业具有的特征是(  ) 
A.渉外性?B.综合性?C.脆弱性?D.季节性 
(2)严重影响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古人游扬州的写照,这说明游览扬州的最好季节是______,这句古诗中的“下”是指游人从____往______(填方向),多沿______运河。
(4)下列旅游景点中,属于扬州的是(填正确项字母)(  )
A.寒山寺?B.史可法墓
C.大昭寺鉴真纪念堂?D.大雁塔
 
	        3、综合题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种类全、品位高。环渤海地区仅世界遗产就多达10余处,占全国总数的近l/3;4A级以上景区220多处,占全国总数的l/4强。由于地域分布广、开发时间跨度大,受地理环境和交通等方面制约,多数景区仍各自为政,缺乏协调整合,极大削弱了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材料二:“一方面,旅游业发展已由景点竞争、城市竞争进入区域竞争的新阶段。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无边界’特点,也决定了旅游业必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人为市场分割,实施区域化的有机整合。”
2009年10月17日,“中国环渤海旅游运营商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2009旅游产业高峰论坛”在石家庄召开,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推动环渤海地区旅游经济圈的形成,建立京、津、冀、晋、鲁、辽、内蒙古七省(市、区)旅游企业“自愿、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致力打造有影响力的“环旅”联盟旅游品牌。
(1)依据材料,概括说明该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的好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建立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6分)
 
	        4、综合题  如图是“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6分)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4分)
 
	        5、综合题  读图“旅游市场需求与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横线表示__________,曲线表示__________。
(2)一个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应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A图和B图带来的主要问题分别有哪些?A图__________;B图__________。
(3)C图、D图中的虚线分别表示增加旅游项目及采取季节差价后的实际情况,问这样做的好处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