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即晨昏线过极点,极点的线速度为0,图中各点线速度不为0,说明晨线不过极点,也就不是9月23日,A错;图示甲地的纬度为0度,说明位于赤道,线速度大约为1667km/h,B正确;60°纬线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即乙的线速度应是甲速度的一半,图示不正确,C错;北京的纬度约为40°N,由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一年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范围是26.5°-73.5°,图中材料不能确定日期,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右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0分,每空1分): 参考答案:(1)夏至 (2)23.50N 1500E (3)昼短夜长 0 66.50S及以南地区(4)12时 10时 (5)变小 变短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2)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时所在经线,即乙地所在为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结合90°E的位置,判断其经度为150°E。(3)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图示甲地出现极夜,昼长为0;图示南极圈及以南出现极夜。(4)图示乙地位置昼半球的平分线,故地方时为12时,其经度为150°E,故计算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0时。(5)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故太原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昼长逐渐变短。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