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2.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3.甲、乙两处的自然带类型分别为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E.两大板块
F.三大板块
G.四大板块
H.五大板块
I.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G.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参考答案:1. A
2. D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①位于180°附近,为太平洋;②位于0°附近,为大西洋;③位于90°E以西,为印度洋。
2.图示穿越了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共五大板块。
3.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回归线附近,为热带荒漠带;乙位于非洲西部的回归线西岸,为热带荒漠带。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下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回答题。
1.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2.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A.47°
B.23.5°
C.94°
D.66.5°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④①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度数最大为90°,最小为66.5°,所以其差值为23.5°。
2.M为正午、N为子夜说明M点出现极夜现象,N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符合题意要求。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段为①和④,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变式分析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根据题干信息画出晨昏线的侧视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理解晨昏线的最高点与极昼的交点是0时所在经线;与极夜的交点是12时所在经线。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
1.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区位于2.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亚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非洲
E.热带雨林气候
F.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G.热带沙漠气候
H.热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非洲。
2.图示甲位于东非高原,故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题。
1.2006年5月28日,图中国家首都A附近发生5.5级地震,该国首都A为2.图中B处的地形是
A.新德里
B.马尼拉
C.雅加达
D.堪培拉
E.山岭
F.山谷
G.海岭
H.海沟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解题的关键是“判断经度是东经120°~125°、北纬10°~15°的范围应该是亚洲东南部,西太平洋的海域”。联想到菲律宾群岛附近的海域,问题便迎刃而解。
2.由上题可知,B处是海沟。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山地的坡向和坡度决定了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的多少。图3中的①②和③④分别是甲、乙两山地在冬至日南、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图中实线代表等太阳辐射量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坡向正确的是2.由图判断甲乙两地冬至日昼夜长短正确的是
A.①③表示南坡
B.②④表示南坡
C.②③表示北坡
D.①④表示北坡
E.甲地夜长约8小时
F.乙地昼长约8小时
G.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3小时
H.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1小时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纬度为北纬,北半球的南坡为向阳坡,获得的太阳照射时间长,所以②④为南坡。①③为北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根据北坡坡度为0时的日照时数,判断甲地昼长为8小时,乙地昼长约为11小时;所以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3小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