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甲处比丙处先看到日出 B.甲处河流向南流 C.乙处比丁处流水侵蚀作用强 D.乙处降水量远远大于丁处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回答本题需要注意图例,虚线为等高线,实线为岩层的分界线。图示等高距为50米,沿ab剖面线的地势起伏特征为:a处海拔位于150米-200米,从a到甲处,海拔降低,甲处为山谷,海拔为50米-100米,然后向右海拔升高到丙处为山脊,海拔为150米-200米,向右海拔降低直到b处海拔位于0-50米。图中只有A选项符合条件,BCD选项中ab两点的海拔高度都不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甲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海拔低于东西两侧,地形为谷地;丙地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海拔高于东西两侧,地形为山岭。甲处岩层为页岩,东西两翼为石灰岩、泥页岩,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地质构造为背斜;丙处岩石为泥页岩,东西两翼为石灰岩、页岩,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所以甲处为背斜谷,丙处为向斜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根据上述试题结论,甲处位于山谷,海拔为50-100米,丙处为山脊,海拔为150-200米,所以丙处先看到日出;甲处山谷发育有河流,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水往低处流,所以河流流向东北;乙地等高线密集,坡面水流快,流水侵蚀作用强,丁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水流缓慢,流水侵蚀作用弱;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丁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远大于背风坡的乙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四幅图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与图④具有类似成因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读图可以判断,①是风力沉积作用,A错。②是风力侵蚀,B错。③是岩浆活动,C对。④是流水沉积,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④是流水沉积作用。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形成,A错。华北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是河流泥沙沉积形成的,B对。青藏高原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错。塔里木盆地是内力作用形成的,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
小题1: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小题2:河谷发育到阶段④后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
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有( )
A.河流阶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陡崖
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型冰川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是河流的侵蚀作用地貌,B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C是河流的堆积地貌,D是冰川的侵蚀地貌。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理环境的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