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1月建立。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和景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中山站纬度低于泰山站和昆仑站,其中昆仑站纬度最高,其极昼时间最长,光照时间最长,A、C错。昆仑站是四科考站中海拔最高的,因此气压最低,B错。长城站纬度最低,受中纬西风影响大,降水量最多,D正确。
【小题2】泰山站位于南极极地东风带内,盛行东南风,故旗帜常年向西北飘。A正确。
考点:极昼、极地东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a为北半球的一段纬线,b为晨昏线,c为经线,A、B两点为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M、P为经线与晨昏线、纬线的交点。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M、P两点重合,且离北极点距离最大,c为东经120°,则下列叙述可能的是( )
A.北京刚好日出
B.上海市正处在上班高峰期
C.M点的夜长0小时
D.P点昼长12小时
【小题2】若一年之内,M点在极点与P点之间来回移动,则当M、P两点相距最远时( )
A.地轴与晨昏线之间的夹角最大
B.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强盛
C.太原市可能秋高气爽
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如果M、P两点重合,且离北极点距离最大,则说明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c可能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或是可能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M点的夜长可能为0时。若c为东经120°,北京和上海可能为12点或0点;P点昼长可能为24小时或0小时。
【小题2】M点在极点与P点之间来回移动,则当M、P两点相距最远时,应为两分日;地轴与晨昏线之间的夹角最大时,应为两至日;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强盛,应为北半球的冬季。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此时北半球节气为 ;试描述此节气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特征及纬度变化规律。(3分)
(2)图甲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为:纬度 、经度 ;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3分)
(3)这一天临沂(约35°N,118°E)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此日以后6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向 (南/北)移动,此期间临沂市面南朝阳教学楼室内正午光照面积逐渐 (增大/减小)。(3分)
(4)图甲所示的节气,地球公转至图乙中的 位置附近,其公转速度较 。(2分)
(5)图甲A、D、E、B四点正处于 (晨/昏)线上,E点的昼长为 小时;由A向D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偏向 。(东/西)(3分)
参考答案:
(1)夏至(1分)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长达全年最长(1分),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1分)。
(2)23°26′N(1分) 120°W(1分) 4(1分)
(3)78°26′ (1分) 南(1分) 增大(1分)
(4)③(1分) 慢(1分)
(5)晨(1分) 4(1分) 西(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判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节气是夏至。 在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且夏至日这一天昼长达全年最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
(2)结合前面分析,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度是23°26′N,图中有180°经线,根据晨线与赤道交点是6点,图中经线一份是30°,可以分析出正午12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是120°W。 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是4点。
(3)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差,可以计算出临沂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8°26′。 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以后6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运动。 在此期间,临沂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所以室内的阳光光照面积逐渐增大。
(4)图甲所示节气是夏至日,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地轴北极靠近太阳,读图乙,可以判断公转到③位置。此时的公转速度较慢。
(5)读图甲,根据晨昏线概念判断,此时A、D、E、B四点正处于晨线上,根据D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时刻是6点,图中经线一份相差2小时 ,所以E点日出时间是10点,昼长为 4小时。由A向D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在北半球,受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所以将偏向西侧。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意义,经纬网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长时间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水的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