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气旋雨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A
本题解析:
【小题1】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十分明显,夏季受热增温特点快,再加之这里的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同时因为其纬度高,夏季的白昼时间长,所以它成了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曾母暗沙一方面受海洋的影响强,另一方面降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其纬度位置低,夏季的白昼时间较短,所以夏季的气温不会太高;四川盆地多云雨天气,也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区,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故它与四川盆地都不会是夏季我国气温最高的地区,故选D
【小题2】结合所学过的中国气候特点的相关知识可知,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来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与来自亚洲高压的冷干气流交遇后形成的锋面雨,故选A
【小题3】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来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所带来的水汽,而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最活跃的季节是夏秋季节,所以我国的降水主要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故选A
【小题4】这里所说的“春风”是指的夏季风,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一定是在我国的非季风区内,结合所学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可知,只有①乌鲁木齐在非季风区以内,其它都在季风区的范围以内,故选A
【小题5】我国的东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而化工厂又具有明显的大气污染,所以,该厂一定要建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方向上,故选①西南方向和④东北方向两个方向上
考点:中国气候
点评:本组题目要求熟悉中国气候特点及其成因,明白影响我国气温、降水的主要因素,懂得风向与城市大气污染之间关系,试题属于一般性的中档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N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M地的气压值最大可能是( )
A.1044hPa
B.1045 hPa
C.1054 hPa
D.1055 hPa
【小题2】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
A.N省北部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N省南部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N省北部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N省中部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M处最外围等等值线数值为1050,根据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知,M处的气压值在1050~1055之间,故选C项。
【小题2】从图中可知,大陆为高压,海洋为低压,故该季节为冬季。未来两天,N省受冷锋影响,且冷锋不断南移;N省北部地区位于冷锋锋后,即冷锋已经过境;冷锋过境后,天气晴朗,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考点:该题考查天气系统示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
1.P地形区的太阳辐射2.Q地区夜晚气温比同纬度地区3.Q地形区内有世界最长最深的峡谷,其成因是
A.强,原因是地势高,大气稀薄
B.强,原因是气候干旱
C.弱,原因是纬度高
D.弱,原因是沙漠反射强
E.低,原因是大气逆辐射强
F.高,原因是地面辐射强
G.低,原因是大气保温作用弱
H.高,原因是气流上升
I.冰川侵蚀
G.流水侵蚀
地壳运动
内外力共同作用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图示P位于我国新疆,由于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故晴天多,光照强。
2.Q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故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
3.Q地区最长最深的峡谷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成因为内力作用的断裂陷落和长期的流水侵蚀而形成,故选D项。
点评:知识性内容,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为11月8~11日某地气温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台风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小题2】9日最低气温明显偏高,与其相关的是( )
A.大气逆辐射强
B.太阳辐射强
C.地面辐射弱
D.大气削弱作用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②为被大气反射后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为太阳辐射的19%;③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④为大气逆辐射,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强。
【小题2】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④归还地面散发的热量。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辐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小明计划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前往国外某城市进行为期四天的考察学习。图a是他利用手机查询到的当地天气预报截图(图中11月29日最低温-12℃,最高温-7℃)。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明发现考察学习期间有一日天气晴好,最可能是( )
A.11月29日
B.11月30日
C.12月1日
D.12月2日
【小题2】图b四城市中,小明最可能前往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11月30日气温最低,该地是冷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好,B对。其它日期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下沉气流弱,天气不很晴朗,A、C、D错。
【小题2】读图,该地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下。图中甲位于美国西海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A错。乙是冰岛,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较高,B错。丁位于日本,气候海洋性强,冬季气温较高,D错。只有丙位于俄罗斯,气候大陆性强,最可能气温小于0度,C对。
考点:等压线图,常见天气系统,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人口增长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