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等值线图》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A.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 C.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 D.山河相间,地势南高北低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B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是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是滑坡,泥石流,地震等。所以D项正确。
小题2: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是横断山区,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所以A错;山河相间,地势北高南低,河流水能丰富,不利航运,所以BD错。
小题3: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是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是滑坡,泥石流,地震等。交通修建难度大。所以A项正确。
小题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玉树在青藏高原上,所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应该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世界两个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A、B)和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图C),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分别说明①②两城市冬半年降水比夏半年丰富的原因。(6分)
(2)比较图A、B所示区域河流开发利用主要区别。(4分)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3)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3分)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4)根据表格内容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6分)①城市:冬半年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且受地形抬升作用,水汽凝结,降水丰富。(4分)②城市:冬半年西风强盛,带入充足水汽,降水丰沛。(2分)
(2)图A河流以水能开发为主。(1分)图B河流以航运开发为主。(4分)
(3) 震级高,距震中近,危害大;地处海湾;居民区集中分布在沿海低地。(3分)
(4)日本经济发达,能源的需求量大;日本常规能源贫乏,自给率低;核电站所需原料少,能量大,地区适应性强,清洁。(4分)
本题解析:
(1)读图甲,①城市位于日本西部沿海,临日本海,冬半年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时,携带大量水汽,增温增湿。①城市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水汽凝结,多地形雨。夏半年①城市位于夏季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读乙图,②城市位于英国西部沿海,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冬半年西风强盛,带入充足水汽,降水丰沛。夏半年西风势力较弱,降水较少。
(2)结合前面分析,图A所在国家陆地面积小,河流短,水流急,该国能源资源缺乏,所以大力开发水能资源,河流以水能开发为主。图B是英国,全年降水均匀,落差小,河流水流平稳,航运价值高,所以河流以航运开发为主。
(3)由材料可知,这次地震的震级高,大船渡市距震中近,受到危害大。该市地处海湾,居民区集中分布在沿海低地,地震引发的海啸浪太高,高达到23.6米,所以破坏严重。
(4)日本经济发达,能源的需求量大。根据表格中数据,日本常规能源贫乏,自给率低,而消费量很大,使用常规能源运量大,进口量大。核电站所需原料少,能量大,地区适应性强,清洁无污染,无温室气体排放。所以日本大力发展核电。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南部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__,北部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____。
(2)现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该运河为什么没有选择在两河距离最短的甲、乙之间开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甲、丙间需修建一条铁路,请在图中用线条画出选线位置
(4)若该地区位于(51°N,8.6°W)附近,试分析图中两河流的航运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向东向西
(2)甲、乙间距离较短,但等高线较密,地形起伏大,工程艰巨,不利开挖运河
(3)图略(沿两条600米等高线中间)
(4)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中下游流经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水流平稳,航运便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某区域等压线形势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如图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020,1017.5
B.1017.5, 1012.5
C.1015, 1017.5
D.1015, 1012.5
小题2:有关图中四地天气与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风力大于①地
B.①地天气以阴雨为主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④地吹西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推出相邻等压线相差的气压差。
小题1:根据图中已知的等压线值可以推出相邻等压线相差的气压差为2.5hpa,即可知A等压线是位于等压线为1015和1017.5之间,所以A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1015和1017.5。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②地风力小于①地,①地为高压脊控制,天气以晴朗为主,③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量也较少,④地吹西南风。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问题。
1.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3.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E.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F.坡度较平缓
G.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H.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I.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G.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参考答案:1. A
2. C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
1.结合等高线的分布,根据河流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的原则,图示干流自西南向东北流
2.比较两条线路,可以看出AB长度相差不大,且均坡度较缓,跨越同样多的等高线,但是B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没有经过河流,不用修建桥梁,同时又不占耕地。图中没有显示居民点状况。
3.根据经纬度断定该地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结合其地形和气候条件,最合理的开发方案是山上种茶树,山下种水稻;荔枝是热带水果,不能在这里种植;种植园农业在热带地区。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工业生产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