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① 河水含沙量增加 ② 河道淤积 ③ 水患加剧 ④ 结冰期延长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森林种在坡地,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选C正确。
【小题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坡面径流增加,流水对坡面的侵蚀增强,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增大;下游河道因流速较慢,河道淤积严重;洪涝灾害加重;对结冰期没有影响。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森林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寒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故A为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为北半球暖流,B为南半球寒流,C表示北半球寒流,D为南半球暖流,由北向南流。
考点:本题考查洋流的判断方法。
点评:本题主要 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判读
解答本题需注意:(1)由表层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可知: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可确定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2)洋流经过的海区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温度要高,说明是暖流,且向高纬流动;洋流经过的海区与同纬度相比,温度要低,说明是寒流,且向低纬流动。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水库入库径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贡献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推知
A.库区上游工农业用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
B.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是入库径流量变化的主因
C.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可使入库径流量变化减小
D.1991-2000十年间该水库平均水位最高
小题2:分析入库径流量与水库水位变化的关系,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系统
B.GPS系统
C.RS系
D.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观察图发现,工农业用水贡献率波动下降,说明工农业用水波动上升,A错;入库径流量随植被贡献率变化最明显,说明植被变化是影响入库径流量变化的主因,B错;植被覆盖率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入库水量减少,反之,入库水量增加,C正确;1991-2000年径流量大,但不是平均水位最高,故D错。
小题2:GPS可以完成对事物进行定位和导航,获取信息;RS为遥感,获取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依靠GIS,所以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
B.②洋流是逆时针环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
D.④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小题2】有关图中M、N、P、Q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到N地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N地与P地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类型也不相同
C.M地与Q地纬度相同,自然带类型也相同
D.最能体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是Q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以北极为中心地图;①海域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A错;②洋流是北半球中低纬环流系统部分,顺时针环流系统的组成部分,B错;③洋流是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图示顺时针,是夏季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C正确;④洋流是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D错。选C正确。
【小题2】M地到N地亚欧大陆东部,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错;N地是温带季风气候,P地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类型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错;M地与Q地纬度相同,M在亚欧大陆东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Q在青藏高原是高山垂直自然带,两地自然带类型不相同,C错;Q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最能体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洋流知识、自然带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