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 ]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2、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降水强度大
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
D、植被覆盖好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回答(1)~(2)题。

(1)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干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滑坡
(2)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 B.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
C.地形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D.植被破坏对造成该灾害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
D
C
本题解析:
图中主要灾害区都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区,而平原和大型盆地中少,所以为滑坡。
滑坡必须发生在山区地形。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五省遭遇世纪大旱。云、贵、川、渝、桂等地持续少雨,气温偏高。此次干旱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程度重。
(1)重庆和四川雨水充沛,一旦有一个月不下雨便会发生严重的旱灾,而沙漠地区即使一年不下雨也不
? 会发生旱灾,请简述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上述灾害外,该区域还有哪些自然灾害频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同等级的灾害,在人口稠密或经济发达地区造
? 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要大得多。(从两地差异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等。(答其中的3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中,最有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围湖造田
B.垦殖草原
C.陡坡修筑梯田
D.过度抽取地下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大量松散堆积物和较大的地面坡度是泥石流发生的基础条件。故结合选项判断“陡坡开荒”最容易导致斜坡上形成大量的松散碎屑物。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并能结合选项判断人类活动对地形和地表物质的形成等内容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10分)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答案1:海啸灾害。(3分)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3分)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答案2:风暴潮(台风)灾害。(3分)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易引起风暴潮。(3分)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以上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即可得分。其中指出灾害种类得3分,理由合理其充分得7分)
本题解析:
海洋自然灾害主要有风暴潮和海啸。风暴潮由强烈大风引起海水扰动形成,海啸大多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涌向海湾或海港的破坏性大浪。根据图中的方向指向,该地位于太平洋西岸,西北太平洋是台风多发区域,台风引起风暴潮;该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又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和风暴潮能够损毁村庄,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搬运到海岸沉积下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