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哪些做法不利于沙尘暴的防治
A.禁止在草原上滥挖“发菜”和其他野生药材
B.营造防护林带
C.鼓励牧民在草原上放牧山羊
D.建立沙尘暴监测、预报系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沙尘暴的防治。沙尘暴的防治应注意植被的恢复与保护。其中C选项鼓励牧民在草原上放牧山羊,会对草原构成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加重沙尘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8分)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定西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4分)
(2)定西的治理开发模式会带来的哪些显著生态、经济效益。(2分)
(3)塑料大棚农业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请指出被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是哪些?(2分)
参考答案:
(1)土质疏松;地表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低;气候比较干旱;夏季多暴雨等(4分,任答4点)?
(2)生态效益:保持水土;改善局部气候(1分) 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1分)
(3)热量;水份。(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甘肃定西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殊,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黄土的土质疏松,干燥时比较坚实,但是遇水容易分散。另外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2)注意题中治理开发主要从生态和经济效益出发,因此生态效益要从定西沟壑地区目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出发。从图中读取信息:治理好水土流失进行的措施: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退耕还草、修筑梯田等从而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经济效益:主要从农业方面改善,从良种、技术等方面,最终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的增长。
(3)就是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对光照、通风、温度等因素进行调节,减少水分蒸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是对学生的读材料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常识要求都比较高,在答题的过程中要细心,如(1)题中问的是自然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C.地面植被覆盖率下降,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
D.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D对。全球变暖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A错。植被覆盖率下降不是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C错。冬季风势力强,降水少,蒸发量也减弱,不是主要因素,B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自然保护区名称与主要保护对象相对应的是( )
A.鼎湖山-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C.盐城-红树林生态系统
D.锡林郭勒-绿洲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的目的在于通过考试,进一步强调自然保护式的重要性,同时考查考生对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分布,以及其自然条件的认知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浮尘天气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以吹散尘土
②沙尘天气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
③城市建筑工地也要注意提前做好防风降尘工作
④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浮尘天气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浮尘天气期间”若打开窗户会导致室内的大气质量下降,①错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工程量大,④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日常生活基本常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应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