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5-29 11:01:50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小题。
 小题1: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条件 B.热量状况 C.经度位置 D.海陆位置
| 小题2:甲山A坡缺失云杉林带,其主要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小,云杉林难于生长 B.地处阴坡,热量不足 C.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D.土层浅,不利于云杉林生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两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因而热量状况不同,导致同一自然带出现的海拔不同。 小题2:森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条件,该山A坡在草原带与草甸带之间未出现森林,说明该位置降水较少,位于背风坡。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山地垂直自然带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喜马拉雅山地北坡没有森林植被分布的原因。(4分)(2)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自然带多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2分)海拔过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2分) (2)南坡纬度较低,且山体的相对高度较大。(6分)
本题解析:(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的递变是由于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导致了水热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北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其山麓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故没有森林分布。(2)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自然带多主要从相对高度、纬度位置和水热条件等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知识,学生只要掌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并能结合山地的水热条件分布判断喜马拉雅山脉南北两侧的自然带差异。注意结合区域实际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游圣”徐霞客徒步旅行足迹,读图回答1—2题。
 1、在①②③④四座大山中,山麓地区能够看到常绿阔叶林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统计图或示意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与b地区相符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高山中,山地的垂直分异最复杂的是(?)? A.天山 B.祁连山 C.乞力马拉罗山 D.长白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纬度越低,相对高度大,则自然带数目多,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这种分异为________规律。 小题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________(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4:形成③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小题1:A?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水热状况变化越大 小题1:距海远近不同,导致水分差异 小题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本题解析: 小题1:由赤道到二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热量。 小题1:由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是热量与水分。 小题1: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是水分。 小题1:③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大陆东岸,其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是寒冷干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