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发射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为2日1:30,国际标准时间即中时区区时比东八区区时晚8小时,为1日17时30分。
【小题2】发射时间一般选择晴天,四个选项中只有高压控制可能出现晴天,结合此时的季节(冬季)可判断出D正确。
【小题3】卫星发射场一般选择在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大,可获得较大的初速度)、空气能见度较好、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人口相对较少的地方,西昌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
考点:本题考察时间计算、天气系统、线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判断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进而确定近地面的冷热状况: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凸向低处的为低压;在近地面,气压高处气温低,气压低处气温高。由此可知:②、③正确。
考点: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热力环流的认识。
【规律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在同一高度上,高气压比低气压值高,如上图中B地低空气压值高于A地低空;但在不同高度上则不一定,如上图中的A地虽然近地面是低气压,高空是高气压,但实际上气压值是近地面高于高空,因为同一地点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方法技巧】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
(1)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判断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进而确定近地面的冷热状况: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凸向低处的为低压(如A、E、F为高压,B、C、D为低压);在近地面,气压高处气温低(如A地),气压低处气温高(如B、C地)。
(2)结合气压的垂直分布规律判断不同地点的气压高低。
(3)确定空气流向,要注意高空与近地面风向与受力的差异。
(4)气压高、低是针对相同海拔高度不同位置相对而言的,因此在热力环流系统中“高气压”数值不一定大于“低气压”,气流并不总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理事物循环示意图”,回答1—4题。
1、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东岸沿海地区的海风或陆风示意图”,②④是近地面,则此时风向和时间为
[? ]
A.陆风——白昼
B.陆风——黑夜
C.海风——白昼
D.海风——黑夜
2、若该图表示“北半球某近地面空气的水平旋转方向”,则该地
[? ]
A.受气旋控制
B.受反气旋控制
C.受冷锋控制
D.受暖锋控制
3、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②③④表示地球表面,则
[? ]
A.②为陆地外流区域
B.⑤表示蒸发和植物蒸腾
C.人类最容易改造的是⑦环节
D.③箭头表示地表径流
4、若该图为“局部大洋环流示意图”,则
[? ]
A.③为西风漂流
B.⑦为补偿流
C.①为千岛寒流
D.⑥处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甲、乙两个小区从白天6:00到傍晚18:00的温升数据(与平均温度之差),甲小区的风速较大,乙小区的风速较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小区的热岛效应比乙小区明显
B.甲小区早晚温度变化比乙小区大
C.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
D.风速大,加剧建筑群的热岛效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小区温度较低且风速较大,因此热岛效应没有乙明显;甲乙小区早晨温度几乎相同,而乙小区最高温度高于甲小区,因此乙小区早晚温度变化比甲小区大;风速大,加快城郊间的热量交换,因此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考点:热岛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自然灾害与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