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面积广阔 B、山脉主要有大兴安岭、秦岭、阴山 C、有大面积的红壤分布 D、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 ]A.山地少,平地多? B.人均占有量多?C.资源总量大? D.南北分布平衡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 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适宜发展 [? ]A、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灌溉农业 C、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D、以瓜果、长绒棉为主的绿洲农业
4、单选题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生态功能区分布图。小题1:某些环境特征相似的功能区是(? )A.草原广布、温差大—a、bB.地表崎岖、降水少—b、fC.光照充足、风沙小—c、eD.气候湿润、林地多—d、g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位置影响地理环境。a位于西北新疆地区,荒漠广布;f南部降水丰富;c处位于内蒙古,多沙尘暴;d—东北、g—东南,都是气候湿润,林地面积大。选择D项。小题2:有效减少北京的沙尘暴的措施是建设“三北”防护林。C位于北京的北侧,防护效果最好。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今只剩下83个。我国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材料二:到1958年洞庭湖面积能变化示意图(图19,阴影部分为洞庭湖)。(1)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2)湖泊萎缩、消亡对环境的影响重大,根据所学知识对此作出简要阐述。(3)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其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河水泥沙含量增加,在湖区泥沙淤积;人类的围湖造田也导致湖泊面积缩小。(4分)(2)削弱了调蓄径流的功能,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农业受到影响、生态遭到破坏;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6分)(3)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全球变暖,蒸发加剧。(4分)
本题解析:(1)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主要是泥沙淤积和人类的围湖造田。所以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河水泥沙含量增加,在湖区泥沙淤积;人类的围湖造田也导致湖泊面积缩小。(2)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湖泊具有众多生态功能。湖泊面积减小或消亡削弱了调蓄径流的功能,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农业受到影响、生态遭到破坏;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3)我国西部地区多咸水湖,但目前咸水湖的面积却增多,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多,气温增高,蒸发旺盛,所以干盐湖增多。点评:湿地的保护措施有: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