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南赤道暖流 B.巴西暖流 C.秘鲁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甲中MC、MD分别为树木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它们与河流AB段正好垂直,图中C所在河岸比 BD岸冲刷严重,图乙中两曲线A、 B分别代表图甲中 A、 B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此回答19—21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它表示一个地方自然条件下潜在的蒸发能力。该图为“四个不同流域降水量与最大可能蒸发量之差”。据此回答14—15题。
小题1:图中四个地区河流冬季进入汛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④地区下列哪种沉积地貌分布面积很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①流域降水量与最大可能蒸发量之差,夏季大,冬季小,所以夏季为汛期,②流域降水量与最大可能蒸发量之差,夏季小,冬季大,所以冬季为汛期;③④两地气候较为干旱,降水量小于可能蒸发量,河流补给主要为冰雪融水,夏季为汛期。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④降水量远远小于可能蒸发量,为干旱地区,流水作用微弱,主要为风力作用,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
A.8月1日6时至12时
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
C.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
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
【小题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B.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C.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横轴每格是3小时,图中降水停止时间约是8月1日15时。洪峰超过警戒水位时间是8月2日6时,一直到8月3日3时左右低于警戒水位。可以计算出险情出现是雨停后15小时至雨停后36小时险情解除,D对。
【小题2】在相同降雨状态下,洪峰水位升高,说明径流增大,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植被破坏,A错。洪峰点向右偏移,说明洪峰推迟,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B对。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与下游无关,C错。洪峰点向左偏移,是洪峰来的快,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无关,D错。
考点:影响洪峰出现时间和大小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有关西藏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9分)
材料一: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西南流经拉萨市,后汇入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多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地区,下游河谷开阔,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区,也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
材料二:拉萨河流域图、近年来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图?
材料三:拉萨水文站河流水文特征数值表
?材料四:正在兴建的青藏铁路向西延伸线—拉日铁路线路东起拉萨,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西至日喀则,拉日铁路项目建设积极借鉴青藏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认真做好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桥梁和隧道多成为工程的一大特点。
1.分析拉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年10月26日,拉萨河干流上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简析旁多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区域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1998~2011年间,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拉萨河河谷地区种植耐寒喜凉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作物,牲畜以耐高寒的___________和藏羊为主,属于高寒农牧业区。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拉萨河下游地区农业发展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析拉日铁路工程“多桥梁和隧道”特点的地理原因及该铁路的建设意义(至少各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一般夏季流量较大,出现汛期,冬季小,出现结冰期(1分),夏季冰雪融水及雨水补给量较大
2、对于缓解藏中电网供需矛盾;保障流域防洪;供水以及改善下游农业灌溉条件;保护生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草地;耕地扩大、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扩大;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
4、青稞油菜;牦牛
5、合理保护和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根据区域条件,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从市场需求出发,积极建立商品化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6、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绕避沿线的自然保护区等;密切西藏与内地的交流融合,促进西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