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形,斜线部分是3月21日,表示武汉3月22日5时的应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武汉为3月22日5时,则180°的时间为3月22日9时,故3月22日应占135°的范围,而阴影部分为3月21日,应占225°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此时日期是_________,节气是_________,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4)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甲点的昼长
为_________时,乙点的昼长为_________时。
(5)此时甲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
(6)乙点的经度是_________ ,此时乙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
(7)有一水平运动的物体从乙点向正北运动,将向什么方向偏??。
参考答案:(1)略(1分)
(2)6月22日?夏至?夏季(3分)
(3)23°26′N?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4)昼短夜长? 0? 12(3分)
(5)0°(1分)
(6) 150°E? 12时(2分)
(7) 向右(向东)(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1)地球的自转围绕地轴,自西向东。
(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为北半球的夏季。
(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南半球昼短夜长,甲地出现极夜,昼长为0;乙地位于赤道上,昼长终年为12小时。
(5)甲点位于晨线上,太阳高度为0;
(6)根据乙点与90°E的位置关系,计算乙点的经度为150°E,此时乙点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时间为12时。
(7)由乙点向正北运动,则位于北半球,故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移动到赤道。北半球物体正午的影子朝北。但是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可能出现极夜现象,不能出现影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地理景观模式示意图(图8),AB表示昏线,B点经度为1800?,H1和H2分别代表当地对流层的高度,此时南极圈以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月_?日? ____时。
2.H1和H2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
3.海洋C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
4.N处的地形名称为_____?,该处与M处相比,海底岩石年龄较轻的是? __ ?。
5.洋流F叫做______ ,从形成原因看此洋流属于__________?流。
参考答案:
1.12?月? 22?日? 14?时(3分)
2. H1小于H2(1分)
3.阿留申低压(1分)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北半球陆地冷高压(或亚洲高压)切断,在太平洋上仍保留着。(2分)
4.海岭(大洋中脊)? N?(各1分)?
5.赤道逆流(1分),?补偿流(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北京(39°N)的正午太阳高度值为
A.41°
B.31°
C.71°
D.2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时太阳直射在20°S,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北京位于(39°N),两地纬度差是59°,所以北京(39°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59°=31°。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值。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