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图7)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4分)
地区
| 优势条件
| 限制性条件
|
甲
| ?
| ?
|
乙
|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 ?
|
丙
| ?
| 旱涝灾害频繁
|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2分)
参考答案:(1)(1空1分,共4分)
?
?
?
?
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
?
?
水源不足
?
光热水充足
?
(2)自然原因:地块小、土壤粘重、河网多(2分);社会原因: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2分)。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地区优势。(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1)图示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是土地资源面积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多;且土壤肥沃;而由于纬度高,故热量不足是主要的限制条件。(2)乙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干旱地区,故限制农业生产的条件为水源不足;(3)丙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光热充足。(2)影响农业地位下降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角度分析;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非农业用地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分析。(3)对西部的直接意义是缓解粮食供应问题,同时考虑西部粮食的保障利于减轻西部地区的生态破坏,利于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诗句与所描述地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A.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漓江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汉江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山
D.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珠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地区是长江三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是黄河;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描述的是钱塘江;而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述的是漓江。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诗句考查对河流特点的描述,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河流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三大岛屿中,有直射现象的是(?)
A.台湾岛
B.海南岛和台湾岛
C.海南岛和崇明岛
D.海南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海南岛全部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而台湾岛的南部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所以两个岛屿上有直射现象。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三大岛的纬度位置,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识记我国三大岛的纬度范围,掌握太阳的直射范围。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速发展,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B.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C.利用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利用当地良好的工业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产业转移由经济较发达国家或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故判断为廉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为廉价劳动力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点,属基础知识识记类型。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间经济关系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因素有
1.劳动力因素
2.市场因素
3.国家政策的调整
4.地价昂贵
5.环境污染
6.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6分)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如何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参考图13,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9分)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9分)
参考答案:(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答出任意三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