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A B.B C.C D.D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即地面辐射C箭头。
【小题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即图示D箭头。
【小题3】图示大气的热力作用从太阳辐射到达大气上界,并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剩余的部分可到达地面B,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发出地面辐射C,被大气吸收,大气发出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D。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清图示的辐射类型。本题还可考查大气逆辐射的天气实例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A地空气受热下降 D.B地空气冷却下降
【小题2】若该图为中纬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B.B处气温高于A处
C.②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度地区
【小题3】若此图为南亚夏季季风环流侧视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为印度洋的是B地
B.可能为亚洲大陆的是A地
C.南亚的东南风是图中的②箭头
D.该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从图中看出,A地气流下沉,说明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B地气流上升,说明气温较高,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故选B。
【小题2】若该图为中纬大气环流图,A处为下沉气流,近地面为高气压,应该为副热带高气压,受其影响,多晴天;B处为上升气流,近地面为低压,应该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其影响,多阴雨天气,排除A;根据图中方向,可推断该大气环流在南半球,②气流是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C项正确;两个气压带均为动力原因形成,B处虽为上升气流,但不是因为温度高导致的,B处比A处纬度高,排除B、D;
【小题3】若为南亚夏季季风环流图,此时陆地应该为上升气流,为图中的B,海洋为下沉气流,为图中的A,排除A、B两项;南亚的夏季风是西南风,排除C;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的,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2分)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
(1)(6分)说出R河MN段和EF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8分)比较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
(3)(8分)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与MN段相比,EF段水量较大,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或较长)。(6分)
(2)X地比Y地短(2分)。原因:X地距离大西洋较Y地近,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较大,且地势较低,冬季(或寒冷期)时间较短。(6分)
(3)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水运运价低、运量大,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且有运河相连;河流流速较慢。(8分)
本题解析:
(1)据图可知:图中MN段位于上游,汇水面积较小,水量小,同时MN段的纬度较高,因此河流的结冰期较长。而图中EF段位于伏尔加河的下游,且沿线有支流注入,汇水面积相对较大,水量较丰富。同时EF段纬度相对较低,因此河流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且时间较长。
(2)据图可知:X地距大西洋较近,受来自大西洋暖湿的西风影响较大,再加上这里位于东欧平原,地势低平,冬季寒冷期时间较短,因此年积雪期较短;Y地位于乌拉尔山区,远离大西洋,再加上地势较高,冬季寒冷时期长,所以积雪期时间长。
(3)据图可知:该国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区,资源分布很少,即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因此货物运输量大。在交通运输方式中水运的价格最低、但运量大,而甲地河流流速较慢,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河道间开凿有运河相连,投资较少,效益高,水运便利。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热力环流,只考虑了冷热不均;三圈环流是地球表面的大气运动,不仅考虑了地表的冷热不均,不要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环流是地球表面的不同纬度、不同海陆位置的大气运动;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环流形式。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据此回答问题。
1.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2.若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则3.若图中圆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P0Q线为1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B.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就称为台风
C.该天气系统控制多阴雨天气
D.该天气系统控制一定寒冷干燥
E.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F.由P到N走最近距离方向是先东北再西南
G.图中M、N点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
H.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
I.H点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G.从图中P点到Q点的经度大于180°
北印度洋洋流海水自东向西流
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1. C
2. C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和读图分析能力。
1.由题目可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由PK、QH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由外向里,得出此圆应为低气压(气旋)系统,其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答案为C。
2.如果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则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又PQ线两侧日期不同,得知相对的两条经线OP、OQ为两日期的界限,一个为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则可计算M、N点的时间为6时或18时,即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故C项正确。
3.若圆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则O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如果P、Q两点的纬度为15°N,则PQ所在纬线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出现昼长夜短,故PQ点的经度大于180°。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