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甲是绿洲,乙是沙漠 B.甲是山谷,乙是山坡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是城市,乙是郊区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本题组时,先要明确气压大小的比较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来说的。因此,可以作下图所示的辅助线(虚线),然后根据对流层气压在垂直方向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得出:M处的气压大于N处,M、N两处的气压一定大于P、Q两处,而Q处的气压低于P处。所以,四处气压M>N>P>Q。
【小题2】绿洲与沙漠、山谷与山坡、海洋与陆地上空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及热力环流,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城市与郊区上空的等压面及热力环流比较稳定,城市为热岛,近地面上空气压比郊区低,高空气压则比郊区高。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2分)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4分)
(3)试分析乙、丙两地夏季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小于28℃大于26℃;地势高(武夷山)气温低,相临等温线温度差为2℃。(4分)
(2)丙热乙冷;丙地离海近,受海洋影响,气温偏高;武夷山地形对冬季风(西北风)阻挡(削弱),故丙受冬季风影响小(乙地相反)。(6分)
(3)丙地降水量大于乙地,其原因是丙处在东南季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4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武夷山区,地势高,气温低。图中等高距为2℃,根据等值线“高于高的,低于低的”原则,可知甲的范围是小于28℃大于26℃。
冬季,乙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甲地受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且距海洋较近,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偏高。
丙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影响,多地形雨。乙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气温和降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表,回答问题。
我国北纬35
—40
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 地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 年降水量(mm) | 15.6 | 466.6 | 777.4 | 205.4 |
| 一月平均气温(℃)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平均温度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读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示地区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地形
【小题2】甲地入春日期异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主要是
A.接近冬季风源地,气候寒冷
B.山地地形,气温相对较低
C.位于沙漠地带,降水较少
D.地处内陆高原,光照充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看出入春日自南向北推迟,因此影响入春日等值线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热量,A正确。
【小题2】从图中可读出甲地入春日期较同纬度东西两侧地区晚,说明其气温低,为大兴安岭山地,B正确。
考点:等值线的应用及影响气温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最典型的季风环流在( )
A.亚洲西部
B.亚洲东部
C.北美洲东部
D.南美洲东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最典型的季风环流在亚洲东部,B对。其它地区因大陆面积、大洋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小,不如亚洲东部典型,A、C、D错。
考点:季风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城市与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