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NOM B.NPM C.NQM D.NOM、NPM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经线圈、纬线圈和晨昏线相互平分,其交点M、N应位于赤道上;NQM的纬度是0°,所以A正确。
小题2:根据NQM的纬度是0°,可能出现与阳光相平行的情况。而经线圈有时与阳光垂直,大部分时间斜交;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所以C正确。
小题3:当O与P的距离为一年中最大时,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此时中纬度昼夜差别一年中最大。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现象与图中地球运行到④处附近时基本相吻合的是?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南半球处于冬季
C.上海逢多雨时节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小题2:当地球从②—①—③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南半球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北半球
D.北半球昼短夜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④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说明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附近。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①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表示夏至日;故③表示秋分日,②表示春分日。故从②-①-③为从春分到夏至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故北半球昼长越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适合高一使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公转图示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来判断节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6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A.10月1日5时
B.10月1日14时
C.10月2日4时
D.10月2日16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时区之间的时间换算关系。做题的思路是先把上海所处东八区的时间换算成美国旧金山所在西八区的时间;然后再加上飞机飞行过程所用的时间。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一个旅游团从上海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的日界线时, 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2.从上海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交替的周期较对应地面的3.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下图所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调快1小时
B.调慢1小时
C.调快24小时
D.调慢24小时
E.长
F.短
G.一样
H.无法判断
I.5时
G.8时
16时
21时
参考答案:1. D
2. B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因要自西向东穿过日界线,即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因此要将手表调慢24小时。
2.从上海飞往美国,总体方向是向东,即沿着太阳直射点飞越,这样就相当于加快了太阳直射点西移的速度,因此看到的一个昼夜交替的周期会比正常状况下的要短。
3.格林尼治时间即0时区的区时,此时为0时,而北京用东八区的时间,要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故此时为8时。
考点: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昼夜长短、地方时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区的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如图为6月22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
小题2:关于乙地此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最有可能的是? (? )
A.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
B.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
C.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
D.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节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甲地时,影子长度为0,该地为太阳直射,纬度为23°26′N;应地日影朝北,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正午时影子朝南,该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所以纬度最高的为丙,最低的为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乙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根据正午是北京时间为0:00,该地经度为60°W,乙地位于巴西,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为冬季,为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