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等值线图》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A.12℃~16℃之间 B.8℃~16℃之间 C.8℃~12℃之间 D.4℃~12℃之间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局部地区的地理环境。第3题,结合本区的经纬度和河流分布判断,本区位于内蒙古西部、宁夏和甘肃东南部和青海省。图示所示,气温整体呈东高向西低,原因是本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小题2:第4题,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判断:甲的气温为4°C--8°C之间;乙的气温为-4°C---0°C之间,故计算两地的温差:4°C--12°C之间。
小题3:第5题,A项结合本区的经纬度判读:乙表示祁连山区,故乙地以西、以南地区都属于青藏高寒区;错误。B项乙的气温低于周边表示该地地势高,为祁连山区;错误。C项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地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本区主要是高原、山地,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错误。D项本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是主要的限制条件。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欧洲局部区域某月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甲、乙两地相比
A.风力甲地等于乙地
B.甲地天空中云量多于乙地
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D.气温日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小题2:此图所处的时间不最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气压系统,根据大陆轮廓图可以判断,该地为欧洲西部地区,此时甲地风向为偏南风,乙地为高压中心地区,大气以垂直下沉运动为主,故甲地风力不等于乙地;由于乙地目前为高压中心,反气旋,天气晴朗,而甲处于多条等压线之间,多云雾,故甲地天空中云量多于乙地;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如果看成高压中心(反气旋)偏西位置,则吹东南风;由于晴天气温日较差较大,故气温日较差甲地小于乙地。
小题2:此题是一道推理题,要求能从图中充分提取有用信息。根据图中大陆轮廓图(甲处为大不列颠岛,南部为地中海),可以判断该地为欧洲西部地区,图中左侧为大西洋,右侧大陆为亚欧大陆,根据图中海陆等压线的分布可知,亚欧大陆气压高,左侧大西洋气压低,为北半球冬半年,可以是早春、晚秋和冬季,但不可能为夏季。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及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24—25题。
小题1: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图中MN、
XY两条地形剖面线的交点,在剖面图中对应的是?(?)
A.①、③点
B.②、④点
C.①、④点
D.②、③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气温及年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7月气温分布状况是2.关于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城市均高于24℃
B.①处气温低于24℃
C.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小于4℃
D.①与②处气温相同
E.北京的年均降水量小于郑州
F.④处的年均降水量大于③处
G.山区、高原年均降水量大于平原
H.太原、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均小于600 mm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太原的7月均温低于24 ℃,故A选项错误;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①地位于秦岭山地,海拔高,气温应低于24 ℃,B选项正确;太原的气温为20~24 ℃,石家庄的气温为24~28 ℃,两地最大温差小于8 ℃,故C错误;据图可知②地的气温高于①地,故D选项错误。
2.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郑州的年降水量为600~800 mm,北京的年降水量也为600~800 mm,因此从图中无法判断出两地年降水量的大小关系,故A选项错误;④处的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下,③处的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上,故B选项错误;山地背风坡的年降水量应小于平原,故C选项错误;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原理,可知太原、石家庄的年降水量均小于600 mm,可得出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所给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东段的大致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2分)
(2)两图所示的50?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区域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4分)
(3)甲图中①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纬度(太阳辐射)(2分)
(2)甲图中50?N地区冬季(较乙相应地区)更加暖和湿润(1分)
原因是:甲区域地处西风带,西部沿海有强大的并大西洋暖流流经,(1分)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1分),使甲区域(较乙区域)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冬季暖和湿润(1分)。
(3)东南部,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光照较充足;(2分)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相对丰富(2分)。
本题解析:第(1)题根据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东段的延伸方向判断其走向是东西走向或与纬线平行,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第(2)题读图可知:图甲50?N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图乙50?N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并且甲区域地处西风带,西部沿海有强大的并大西洋暖流流经;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所以冬季甲区域比乙区域受海洋的影响更大,更加暖和湿润。第(3)题甲图中①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制约种植业的发展,但东南部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光照较充足;且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对比考查欧洲和北美洲的气候差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根据图示判断区域的气候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