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①晨昏线为晨线 ②该河段无凌汛现象 ③该河段可能有凌汛现象 ④晨昏线为昏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风向总是大致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因此图中等压线右上部分为高压,左侧为低压,风向位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侧,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右,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该第风向为东南风;根据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可知,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图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小题2】1月,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因此图中晨昏线东侧为昼半球,该晨昏线为晨线;该河流位于0°C等温线以北,气温在0°C以下,有接结冰期,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不同河段纬度差别不大,结冰早晚差别不大,不易形成凌汛。
考点:等值线图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读下图,完成1~3题。
1.甲图中AB段河流
[? ]
A.水位A处低于B处?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不能确定
2.丙图中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时,可能是由于出现下列现象中的何种现象造成的
[? ]
A.气旋活动频繁?
B.梅雨连绵
C.冰雪融化?
D.春雨霏霏
3.关于
乙图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河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1.C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1)填出海陆间循环各个环节名称:
A ,B ,C ,D 。
(2)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 。
(3)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以补充的是 ,人类影响最大的是 ,三种循环所共有的是 (填字母代号)。
(4)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参考答案:
(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
(2)太阳辐射
(3)B D AC
(4)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通过水的循环可达到永续利用。但在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反之,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则会加重水资源短缺或危机。
本题解析:
(1)从图上可以看出,A表示由海面形成的水汽蒸发,B是表示水汽输送,C是表示大气降水,D表示降雨后,形成的地表径流.
(2)水循环是由于水面受太阳辐射的作用,气温升高,水汽蒸发,上升后遇冷再形成降水.
(3)从图上可以看出,使陆地淡水得到补充是由于受到海洋水汽的输送,形成了降水,使陆地淡水得到补充;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径流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用水问题;三循环是指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洋内循环,每一个循环都少不了水汽蒸发和形成降水这两个环节.
(4)水资源在不断地循环,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再用的,但如果人类过量的开采或是不合理的利用,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会造成水资源短缺,甚至出现水资源危机.
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循环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读图完成问题。
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A.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B.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水能资源开发。该水电站位于三峡上游,则带到下游的泥沙将减少,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下图为一组剖面景观示意图,反映了世界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图丁时期历史变化过程。(图甲时期→图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判断1—3题。 
1、有关图中河流补给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补给 ②冰川融水补给 ③湖泊水补给? ④地下水补给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 ④城市面积扩大,雨季时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⑧④
3、若村落和城镇在此处布局比较稳定,且有不断向沿岸靠近的趋向,则图中村落可能位于
? ①北半球的右岸? ②南半球的右岸? ③凸岸? ④凹岸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C
2、D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