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白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 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 C、农林牧综合治理?
? D、水土流失加剧?
? E、水土流失减轻?
? F、毁林开荒?
? G、粮食单产提高
(2)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导致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左环:F→D→生态环境恶化→A
? 右环:C→B →C→E→生态环境改善
(2)农林牧的综合治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8分)
材料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由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等五大支持系统、16个变量、45个指数和225个基本要素指标构成。?
材料二:图17反映我国200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1995年全国平均水平为100)

材料三:在江苏13个大市2011年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的调查中,南京的科技支撑能力排第2,经济外向度排第8,社会保障能力排第9,资源支撑能力排第12。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3分)
(2)A、B两省区中,可持续发展指数较低的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3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南京市可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______。(2分)
参考答案:庞大的人口基数;资源短缺令人堪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3分)
(2)A(1分)高寒的气候,生态脆弱(1分);人口稀少,科技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1分)
(3)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强对外经济联系(任答两点,得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1)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分析。(2)直接读图A(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较低,可从该省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3)结合材料三反映南京的经济外向度、社会保障能力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排名较低,故主要从这些方面的改善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完成:

(3)该地农业所属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简述其主要特点。
(4)简述图示工业布局和工业生产的特点。
参考答案:
(3)混合农业
种植业和饲养业并举,农产品多样;实现有机质还田,缓解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的矛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收入。
(4)靠近原料产地,就地加工成本低,以食品加工业为主(生产轻工业产品为主)等。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