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自然灾害与防治》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6-06 00:37:07 
                            
           【大 中 小】
              小题2:此次余震的震源位于 
                | 
 1、单选题  四川汶川继“5·12”大地震后,余震不断,2009年1月15日又发生5.1级余震,震源深度约22千米,给灾区重建带来一定影响。据此回答第19--20题。小题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参考答案:小题1:A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小题1:经过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上升。
 小题1:由于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下22KM处,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KM,故在地壳。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根据持续无有效降水日数干旱指标监测,2010年3月22日,亚洲多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读图回答问题。
  2010年3月22日亚洲干旱监测图
 小题1:从图中可见,除我国外,3月22日亚洲旱情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半岛,该半岛此季节的盛行风源地是?。
 小题2:今年,我国西南五省(市)遭
  遇了多年不遇的大旱,在旱区图中的景象处处可见。 
  除此之外,旱灾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造成的影响还有?。为及时了解灾情,可运用?技术监测该地区。
 小题3:一般情况下,与阴天相比,晴朗少云的白天土壤更易失水,其根本原因是?
 ?。
 小题4:图中A、B、C三地也是我国旱灾多发地区,其中A地旱灾多出现在?季,B地旱灾多见于?月,C地则常遭遇秋旱。上述地区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小题1:中南?中高纬度的亚洲大陆内部
 小题2:空气干燥、地表水径流水位大幅下降、动植物死亡?饮水困难、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工业停产、经济损失惨重?遥感
 小题3:晴天大气透明
  度好,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地温较高,土壤水分易蒸发而失水。 小题4:春季? 7(8)?受季风影响(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非洲旱灾多发的国家多属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干旱与旱灾是不完全相同的,干旱就是降水少,蒸发旺盛;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是因为缺少造成经济损失。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1.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寒潮侵袭?⑤气旋过境2.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3.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E.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F.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G.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H.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I.华北平原
 G.东北平原
 成都平原
 太湖平原
 
 
 参考答案:1. D2. B
 3. A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据材料“风止天晴,气温骤降”可知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特征。据“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可知该地冷锋过境引起了沙尘暴天气。据“农民正在燃烧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可知农民为了预防寒潮带来的降温对农作物的伤害。由此分析可知D项正确。考点:冷锋天气的特征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冷锋天气特征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2.试题分析:农民燃烧堆堆的柴草释放的浓烟可以有效防治霜冻。浓烟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和尘埃,尘埃作为凝结核可以增加低层大气湿度。低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并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农作物起到保温作用。对比四个选项可知B为正确选项。
 考点:农田浓烟的主要作用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农田浓烟主要作用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3.试题分析:成都平原、太湖平原纬度较低,受寒潮和沙尘暴影响较小,C、D两项可以排除。据材料“刚刚返青的麦田”可知该地最可能位于华北平原,因为东北平原以春小麦为主,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普遍。故A为正确选项。
 考点:寒潮的时空分布特点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寒潮的时空分布特点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下图回答: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
  A.滑坡
 B.沙尘暴
 C.森林火险
 D.土壤盐碱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发生重、特旱的地区,降水少,气温高,地面干燥度高,易发生森林火险。长期降雨天气易发生滑坡灾害;北方地区冬春季节的大风天气往往会出现沙尘暴灾害;华北地区的冬春季节土地易出现盐碱化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