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2.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E.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F.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G.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H.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
1.图示a补给量最大,判断为雨水补给;b冬季没有补给,判断为冰川融水补给,c补给终年稳定,判断为地下水补给。
2.b为冰川融水补给,冬季气温低,故冰川不能融化,故补给量很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是“三种陆地水体转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P代表的水体可能是2.箭头b、d代表的现象最集中出现的月份是
A.雨水
B.积雪
C.地下水
D.冰川水
E.1~2月
F.3~4月
G.6~7月
H.9~10月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源补给。
1.图示与长江水与洞庭湖水形成互补关系的是地下水。
2.图示b、d表示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反映为长江的雨季,故为6—7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地下水补给的有利因素是
A.降水强度较小,历时较长
B.地下有永久冻土
C.地面植被稀少
D.地形坡度较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降水强度小,历时长,则地面下渗的时间长,故利于地下水补给。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层,此时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地最可能是2.图示季节应该是
A.浙江
B.湖北
C.广东
D.新疆
E.春季
F.夏季
G.秋季
H.冬季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地面气温越高,0℃层高度也就越高。图中所示:该地径流量与气温大致成正相关,也就说明该地河流的补给受气温这一因素的影响,所以其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浙江、湖北、广东三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只用新疆符合题意。
2.该地某季节0℃层平均高度大约在4250m左右,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该地近地面气温约为25.5℃,为夏季。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气温垂直递减率。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之历时。读下面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问题。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2.该观测站的位置最可能位于3.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E.青藏高原
F.黄土高原
G.东北平原
H.长江中下游平原
I.M、N同时右移
G.M左移,N右移
M、N同时左移
M右移,N左移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提供了一个水位和历时坐标统计图,在此条件下判断水源补给、观测站位置、水库建设对历时的影响。分析“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可知,MN线为历时曲线,另一曲线为水位过程线。
1.根据水位过程线的变化可知该河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且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可推测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2.根据水位过程线的变化,结合28题中的结论,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由该河6月和9月份水位偏高,7、8月份水位偏低,推断该地降水6月、9月较多,7、8月较少,从而可知该观测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3.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增加枯水期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流量,因而高水位出现的次数减少,左边纵坐标结合上方横坐标,推断M点将左移;低水位出现的次数增多,左边纵坐标结合上方横坐标,推断N点将右移;B正确。
考点:1.坐标图的判读? 2.河流的补给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3.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流水位变化特征及原因? 4.修建水库对河流水位的影响
点评:本题以河流水位的变化为题境,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流水位变化特征及原因,涉及梅雨和伏旱天气;考查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干预,修建水库对河流水位的影响。解题时,坐标图的判读是关键,读出图名、坐标及曲线的内容,体现了对学生读图、识图、析图及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