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A.① B.② C.③ D.④ |
2、综合题 (28分)2013年12月18日至19日,“中缅孟印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中、印、缅、孟四国山水相连,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0%。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中、缅、孟、印四国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孟加拉国拥有大量的牛、羊等家畜,自古以来生产皮革及制品。近年来,孟加拉政府一直将皮革工业定为“优先发展的出口产业”,主要出口是坯革、成品革和皮鞋制品,而对生皮则禁止出口。
(1)缅孟印三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在交通建设中面临的最不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会议期间,一艘货轮沿图示航线前往广州,经过甲海域时船上国旗最可能向____方向飘扬;当达卡(23°5l′N,90°24′E)的区时为正午12点,这时北京时间是____时。(4分)
(3)缅孟印三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为了及时监测灾害的影响范围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4分)
(4)简析孟加拉国发展皮革加工业的优势条件及禁止生皮革出口的主要原因。?(10分)
(5)构建“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对缅孟印三国的社会经济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6分)
3、单选题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21~23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小题2: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小题3:三个地带比较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C.三个地带发展第三产业有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4、综合题 阅读所给材料,分析回答。(28分)
材料一:人类的生产活动深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我国东部沿海某地改革开放前盛产水稻、甘蔗等,但近年来,土地利用方式不断变化。该图是该地城市规划图,乙是城区,丙是湖泊。
材料二:该图为四幅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
(1)根据材料一,图中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材料二中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是(填数码)___________。与该地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该地分别在甲、乙、丙三地选择较为合理区位发展副业、渔业、果林业,甲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 丙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8分)
(3)计划在①—⑥处选择建设化工厂,应建在何处较为合理,试述理由。化工厂应建在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4)改革开放以来,该地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一样大力发展工业,其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单选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的组合,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地面状况
C.黑龙江漠河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海陆位置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纬度位置
小题2: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A.农业
B.工业
C.金融贸易
D.服务业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