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城市既是省会又是河港城市的是①九江②合肥③武汉④哈尔滨⑤镇江⑥南京
[? ]
A、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③④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交通是人流、物流的桥梁,是区域资源、能源、产业联系的纽带。
材料一:
? “旅客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旅客发送量与其人口数量的比值,又称为“人均旅次”。甲图是我国2000年旅客生成密度类型区分示意图。
材料二:
? “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货物发送量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单位为吨/万元)。乙图是我国2000年货物生成密度类型区分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属于高收入高出行的是______(填代号);低收入高出行的是_____(填代号)(1分)。从旅客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看,图中①和②的旅客生成密度有着密切关联,请指出有何关联并分析其原因。
关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甲图,描述旅客生成密度的一般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属于高产值低密度的是_____(填代号);低产值高密度的是______(填代号)。
(4)读乙图,指出国民经济发展与货物生成密度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②;①;旅客(主要为民工)从①流向②;②经济发达,工资收入较高,较多就业机会(或①经济较落后,劳动力过剩)
(2)绎济愈发达,出行愈多;绎济愈落后,出行愈少。
(3)③;①
(4)一般而言,经济愈发达,以工业成品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少;经济愈落后,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冬小麦多年平均灌溉需水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冬小麦的分布范围不包括
[? ]
A.松嫩平原
B.江河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横断山脉
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灌溉需水量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处于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农业灌溉用水量少于300mm
B.乙地冬季降水最少,所以冬季灌溉用水量最大
C.丙地处于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农业灌溉用水量少于200mm
D.丁地处于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地带,降水量较多,农业灌溉用水量少于550mm
参考答案:1、A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是( )
A.国家实施伏季休渔政策
B.2005年5月1日实施新交通道路安全法
C.建立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
D.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工程的实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国家实施伏季休渔政策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工程的实施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新交通道路安全法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不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图中
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甲图和乙图的关联性体现如丙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丙图空格中①表示?,
②表示?;该地区综合整治措施有?。(2分)
(2)图乙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
(3)图甲中C、D两处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产生的自然背景分别为
?、?。
(4)A、F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是:?。(2分)
(5)图中F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的地区,简述F地生物多样性的成因。(2分)
参考答案:
(1)水土流失(1分
)破坏植被、轮荒(1分)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小流域综合治理,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答中其中1点得1分,共2分)
(2)?森林破坏(1分)?土壤侵蚀(1分)生物多样性锐减(1分)
(3)土壤侵蚀? C处为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 D处为亚热带丘陵地区
(4)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1分)F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分)
(5)位于横断山区,纬度低;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较丰富。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答中其中1点得1分,共2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