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荆州(30°N,112°E)正旭日东升 B.哥本哈根(56°N,13°E)市民看太阳位于东南天空 C.圣地亚哥(33°S,70°W)某游客正在观看日落景观 D.日本神户(35°N,135°E)午阳高照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右图可知,这是一幅从极点上空观察的俯视图,可能是从丙或丁处观察到的;再根据此时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结合图示的公转位置判读,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为丁点的俯视图。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图示为南半球俯视图,故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示135°E为昼半球的平分线,时间为12时,故计算112°E的地方时为10点半左右,故不可能旭日东升,A错误;哥本哈根13°E计算当地时间约4点左右,且时间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当地还未日出,B错误;圣地亚哥70°W计算当时地方时约22时,为夜晚,C错误。日本神户135°E此时为12时,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和时间问题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图示晨昏线分布特征和晨昏线图上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则“东加西减”时差计算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19和图20,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将图19中的光照图转绘到图20中。(画出晨昏线,并用 表示黑夜)(2分)
(2)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1分)
A.N河正处在丰水期
B.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风
C.Y河流域植被枯黄
D.该日M处的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3)Y与M两处气候类型相同,其形成原因有什么不同? (4分)
(4)图21中能正确表示图20中a洋流流经海域表层水温分布状况的是 图。(1分)
(5)简述Y河流域典型植被的全球环境效益。(3分)
参考答案:(1)见图,晨昏线1分;夜半球1分。
(2)D (1分)
(3)Y与M两处的气候类型均为热带雨林气候(1分);Y处终年受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分);M处于来自海洋的湿润的东南信
风的迎风坡(1分),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1
分)。
(4)A(1分)
(5)维持全球碳氧平衡(调节气候;缓解荒漠化);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括和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1)图19表示夏至日,图20为南半球,则夏至日南极圈内出现极夜;且注意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画图即可。(2)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故N位于南半球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此时进入旱季;我国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Y河流为亚马逊河流量终年稳定。M地位于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日出东北方向。(3)Y地位于赤道附近,由于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M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沿岸暖流影响,而形成热带雨林。(4)图示a洋流为南半球的莫桑比克暖流,故A图符合。(5)Y河流流域的植被为热带雨林其全球性的环境效益主要从调节气候,促进水循环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我国南极中山站地理坐标为69°22′24″S,76°22′40″E,昆仑站的地理坐标为80°25′01″S,77°06′58″E。据此回答19~20题。(地球半径6371km)
【小题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小题2】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
A.海拔高度较大
B.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C.一年中极昼时间较短
D.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昆仑站与中山站两者的纬度相隔大约为11°,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111×11°≈1220千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纬度更高,所以自转的线速度更小,极昼时间更长。昆仑在建在南极的冰穹上,所以海拔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图》高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