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右图,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低纬环流分布于赤道与30°之间,赤道盛行上升气流,判断为甲地,近地面为赤道低压带;30°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压带,为乙处,属于动力原因而形成的高压带;则③为低纬的近地面风带为信风带。
小题2:若为海陆间水循环,则甲处为海洋,④为水汽蒸发;乙处为陆地,②降水,故判断③表示径流输送;人类活动主要影响径流环节,而①表示水汽输送。
小题3: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甲岩浆经过冷凝作用而形成岩浆岩;乙表示变质岩,故丁表示沉积岩;结合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化判断,①为生成沉积岩的外力作用;②表示生成变质岩的变质作用;③表示生成岩浆的重熔再生;④表示生成岩浆岩的冷凝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应结合画图分析,解题的关键掌握三圈环流、水循环的图示和地质循环中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地质作用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12,P岛是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 2010年春季,该岛的火山多次喷发,目前已进入火山喷发活跃期。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P岛多火山,多地热资源的原因
A.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C.位于美洲板块内部
D.位于大西洋的海岭附近
小题2: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洋流、地形
C.太阳辐射、洋流
D.盛行风、地形
小题3:P岛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后可形成
A.沉积岩
B.变质岩
C.石灰岩
D.岩浆岩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P是冰岛,其形成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运动,岩浆上涌形成的海岭。选择D项。
小题2: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可知,甲地温带比周围高,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造成得 ;乙比周围气温低是受斯堪的纳维亚山影响,海拔高,气温低。选择B项。
小题3:本题考查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经过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8为地理素描图,读图回答25--26题
小题1: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属于风力沉积地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甲为流水侵蚀形成,乙为流水堆积形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丙为风力侵蚀形成,丁为风力沉积形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宇宙环境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