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如图中的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角α为21°,此刻北京时间为下午3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
(2)此时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带是 。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 ,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为 。
(4)在图上画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此线上太阳高度为 ,该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
参考答案:
(1)21°N 75°E
(2)69°S~90°S
(3)由(21°N,75°E)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71°
(4)过地心垂直于太阳光线 0° 晨线
本题解析:
(1)根据α为21°,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1°N,根据北京时间为15:00,判断地方时为12:00的经度75°E。所以直射点坐标为:(21°N,75°E)。
(2)太阳直射点位于21°N,所以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为69°,所以69°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太阳直射点位于21°N,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21°N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H=90-(40°-21°)=71°。
(4)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过地心,垂直于太阳光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该线是晨线。
考点:本题考查根据太阳光照图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现象;晨昏线的判断。
点评:极昼极夜区的描述要能够注意“及其”二字,晨昏线的判读可以采用地球的自转法,先判读地球自转的方向。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能
B.地热能
C.风能
D.生物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区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 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2)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
(4)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
(5)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
参考答案:
(1)晨线
(2)冬至日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3)D CB
(4)C B
(5)12点 6点 8小时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晨昏线EF是从黑夜进入白天,故EF为晨线。
(2)从图中可知,此时北极圈以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且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故为冬至日。
(3)读图可知,图中D位于黑夜,故太阳高度小于0;BC位于晨线上,太阳高度角等于0。
(4)读图可知,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距离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故图中C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此时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图中B点位于南半球且纬度位置最高,故B点昼长最长。
(5)A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故为12点;图中每两条经线之间相差30°,D点位于赤道上,全年6点日出,18点日落;读图可知图中C点日出时间为8点,则C点昼长为8小时。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读图,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0,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3885km的某地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20。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A地此日昼长约 小时,日出时间是 (该地区时)。
(3)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4)此时西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范围 (大/小)。
(5)在图上标出夜半球的范围(用 )。
参考答案:(1)13oN,100oE
(2)16 4时20分
(3)26o (4)小 (5)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观测北极星的仰角即所在地理纬度,两条间隔10的纬线间距离约为lll km。第(1)问的解答是关键。B点所在纬度为42°+ (3885÷111)=77°N,那么直射点的纬度为90°-77°=13°N。直射13°N,那么图中ABC部分即为夜半球。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物体影子长度在一天内有变化,即早晚长、正午短,在一年内也有变化。下面日期中,是淮南市一年中正午时刻物影最短的一天的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