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北京地区日出的时间越来越早 B.北京地区日落的时间越来越晚 C.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且昼长于夜 D.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且昼长于夜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当地球位于①时,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过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运行到②处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进入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故选C。
【小题2】当地球运行至③处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北半球进入一年中的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运行至④处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③→④北半球日出时间越来越晚,而南半球则相反,昼变长、夜变短,故选D。
【小题3】当地球运行至④处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晨昏线与经线存在23.5°的夹角,与北极圈是相切的,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极地地区出现极光与极昼极夜现象关系不大,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例中标注的地理事 www.91exAm.org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
A.混交林
B.针叶林
C.水稻
D.冬小麦
【小题2】在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①河出现春汛
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
C.③地小麦黄熟
D.④地一年中人影最短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区轮廓,山脉河流分布判断,图示区为我 国东北地区,图中经度应是130°E,为我国东北地区。该地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不适合冬小麦越冬,只能种植春小麦,D不符,选D。该地有混交林、针叶林、水稻分布。
【小题2】根据地轴北极的倾向,当北极靠近太阳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是春分附近,北半球是春季。①河出现春汛,A对。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值在冬季,B错。③地小麦黄熟在夏末,8月份,C错。④地一年中人影最短是夏至,D错。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地球公转的特征,不同季节的地理现象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为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已知a点所在经线为30°W。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2分)
(2)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时。(1分)
(3)图示日期,a地的昼长时间是 小时,f地的昼长时间是 小时。(2分)
(4)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分)
(5)如图所示,d点位于c点的 方向,从a点到e点的最近路线的行进方向是 。(2分)
(6)d地是昨天还是今天? (1分)
参考答案:
(1)23°26′N,150°E
(2) 10
(3) 24 0
(4)dcab(2分)
(5)东南 先西北后西南(2分)
(6)今天
本题解析:
(1)图中等值线代表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23°26′N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太阳直射23°26′N,a为30°W,太阳高度为0,此时a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切点,时间为0点,12时位于150°E经线上,所以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23°26′N,150°E)。
(2)根据上题分析,150°E为12时,北京时间采用120°E上时间,所以为10时。
(3)根据题(1)分析,a位于北极圈,出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f地位于南极圈,出现极夜,昼长为0小时。
(4)图中为等太阳高度线,离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所以d大于c,但此时北极圈以内为极昼,极圈与晨昏线相切,根据b点太阳高度可知,b位于83°26′N,纬度高于a点,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a,故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dcab。
(5)通过题(4)可知,c纬度高于d,并且位于d点偏西,所以d在c的东南;已知e纬度高于a,a、e最短距离为连接两点,过地心做大圆可得,方向为先西北再西南。
(6)根据d在图中所处位置可知,d位于今天。
考点:等太阳高度线判读;地理坐标计算;时间计算;地球上最短航线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分别为“地球公转、月球公转示意图”和“我国北方某朝阳房屋阳光照射情况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分)
(2)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的 作用所致。
(3)地球公转到图中A、B、C、D处中的 点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在 点位置时,房屋所在地的白昼最长。
(4)此图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5)当室内墙上的钟表到11点时,屋外人的影子最短,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
(6)地球由图中B公转到D期间,窗外天亮的时间为(2分)
A.越来越长 B.越来越短C.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D.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
参考答案:(1)逆时针 (2分)(2)散射 (3)A C
(4)两 地球 (5)135?E (6)D(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地球公转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第(2)题,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天亮时间早于日出时间。
第(3)题,地球公转到冬至日这天,我国北方正午射进屋内阳光面积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与图中A点位置对应;在夏至日这天,房屋所在地的白昼最长,夏至日与图中C点位置对应。
第(4)题,由图可知,此图共包括两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和地月系,其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地球。
第(5)题,当室内墙上的钟表到11点时,说明东经120度地方时为11点,屋外人的影子最短,说明当地地方时为12点,根据时间差求经度差,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东经135度。
第(6)题,由图可知,地球由图中B公转到D期间,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先北移后南移,故窗外天亮的时间为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
考点:地球的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二分二至日的判断,解答本题还应该注意提干中提到的房屋的位置在我国北方。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 | |